首页>> 新闻>>新闻详情

全球联接指数发布背后:华为尝试向服务转型

2014-09-17 16:46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腾讯科技


  在中国的科技企业里,能够保持多年持续增长的企业并不多,华为是其中一家。究其原因离不其“创新”这个源动力,而在这一次“创新”的背后似乎可以看到华为正试图摘掉“只会卖硬件设备”的这个帽子。

  2014华为云计算大会正在进行中,相比发布的最新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最新大数据平台FusionInsight等,全球联接指数的发布更受外界关注,因为这可以说是华为从设备制造商向ICT服务商转型的一次全新尝试。

  决策者的参考

  在本次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全球联接指数(GCI),这也是业界首次对国家和行业联接水平进行全面、客观的量化评估。

  据了解,华为全球联接指数的研究覆盖了25个国家、10个行业,基于经济学供需理论以及企业价值创造体系,从国家与行业两个层面展现联接的价值。

  所涉范围包括德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智利、巴西、肯尼亚等新兴国家,这些国家占据了全球78%的GDP规模,68%的人口,行业方面涉及金融、制造、教育、运输和物流等十大类别。

  华为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表示:“华为聚焦管道战略,一直在做联接,今天已经帮助全球1/3的人实现了紧密的联接沟通。基于华为在全球范围积累的联接经验,让我们有机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科学、全面、客观地测评联接对这个世界的价值。”

  综合来说,全球联接指数调研旨在评估全球各个国家和行业的联接水平以及由联接带来的价值,这也是华为未来布局业务发展方向的一个参考值。

  根据全球联接指数的研究显示,65%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加大对ICT的投资。金融是所有10个行业中联接指数调研总分最高的行业,71%的金融企业表示未来两年ICT投资增长将超过5%。

  相比华为以往高投入、硬件式的创新,全球联接指数更像是一种增值服务,对于华为拓展企业业务无疑帮助不小。

  这是因为正在全球市场推进中的华为企业业务,面对已有竞争对手和新的市场,凭借其影响力推出的数据研究将可能带来事倍功半的开拓效果。加上本身的设备、技术支持,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徐文伟表示:“我们希望全球联接指数不仅能成为评估国家和行业ICT发展的一个指标, 更能成为产业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的一个参考。”

  向服务转型的尝试

  华为现有的业务构架由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三大部分构成。其中运营商业务依然是总收入的支柱,占到七成以上,但市场的天花板已越来越近。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正在成为华为未来增长的新引擎。

  目前终端业务的发展有所收效,但利润并不客观。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要么是保住规模份额,但通常往往牺牲了品质和价格,要么是创造利润,提升品牌溢价力,太高价格。但目前消费者业务还无法两者兼顾。

  剩下的企业业务被华为认为是未来空间最大的市场。数据显示,华为2013年的企业业务收入为152亿元,增长32.4%,虽然收入规模在三大业务领域中仍然是最小的,但其增速却是最快的。

  据了解,在近一两年里,华为的企业业务部门高调地发布了一系列叫板思科的产品,不过,华为很清楚地知道,无论是收入规模还是市场份额,与“老大哥”思科相比,华为在企业网市场还处于初生阶段,还是一个小角色。目前,全球的企业网络设备市场,仍然是被思科、瞻博网络等实力强大的美国公司所霸占。

  目前,华为企业业务正在逐步向海外拓展,但仅凭产品和技术并不能轻易撕开市场。

  华为IT产品线总裁在接收腾讯科技专访时表示,“华为的企业业务执行的是‘被集成’的战略,我们需要跟合作伙伴一起服务于企业客户、关注企业客户的痛点,带来价值。”

  而全球联接指数的发布,对华为开拓新型市场是一次有益的投石问路之举。通过对取样国家的多维度调研分析,结论无疑将帮助本地企业做出调整业务发展所需要的ICT支撑考虑。

  当下,爱立信已成功转型成为一个服务公司,2013年销售收入中,43%来自于服务,24%来自于软件。华为此次的服务转型尝试还只是刚刚开始,仍需市场和时间检验。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