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便携移动终端的普及,语音交互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机交互方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日前举行的Smart Talk第七期“语音连接人与服务”活动上,有报告称至2017年智能语音市场规模有望超过百亿。面对这个即将爆发的市场,百度、科大讯飞等厂商迅速跟进,百度语音开放产品负责人张克宁透露,百度语音开放技术将永久免费,并推出针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智能语音解决方案。
智能终端或引爆智能语音应用
百度 CEO 李彦宏此前表示,未来5年,消费者使用语音和图像表达需求的比例将超过50%。今年以来,随着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兴起,语音交互开始在这些智能设备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智能语音产业规模达8.6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100亿元,预计2017年将达101.4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增长1000亿元。
市场上,关于语音市场的消息也明显增多,云知声完成5000万美元A轮融资主攻智能家居,科大讯飞推出语音智能音响硬件,百度语音则涉足智能硬件领域。众多“玩家”的加入,使得智能语音市场渐趋火热。在国际市场,苹果与谷歌等巨头早已在智能语音领域布局,苹果在IPONE4S即推出了智能语音服务Siri,Google Now随即跟进,两大巨头在语音市场的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引爆了语音市场。
在行业内,智能语音技术虽然已发展了多年,在教育、交通等领域有较多应用,但离普遍用户仍有一段距离,有分析认为智能语音在大众消费市场仍有些“冷”。对此,信利光电产品总监陈学彬认为,智能硬件有助于语音交互的普及,让语音成为真正的刚需应用。他分析,智能硬件需要语音来解决所存在的交互短板,最终实现人与人对话一样的自然、简单和智能化的交互模式,语音市场也想要抓住正在爆发的智能硬件市场,抓住被用户大量高频使用的机会。张克宁表示,未来几年将是中国语音产业发展的关键年份,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自不必说,另外像智能家居、教育、智能客服、车载设备等终端设备都是语音未来发展点。
与细分行业深度结合
在发展路径上,智能语音大多选择与不同行业深度结合,如教育行业的口语评测、儿童歌曲、儿童互动教育和呼叫中心的语音客服。这需要智能语音提供商能对行业有深厚的理解,再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其中,科大讯飞等传统语音巨头已在多个行业深耕,集结了一大波“小伙伴”共同挖掘语音行业的机会。
搜索巨头百度则利用其强大的技术能力,打造开放平台提供智能语音解决方案。据介绍,百度语音已免费开放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以及后端资源等技术服务,打破了过去大多数语音识别技术收费授权的模式,帮助合作伙伴轻松构建各类语音交互应用和硬件,打造语音服务的特色产品。在此合作模式下,百度提供非常简单易用的开放API接口,相关企业在接入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适配就可以使用相关技术,而不必进行大量的开发工作,极大地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成本。
具体到可穿戴设备领域,百度语音开发了一套新的识别融合模式。用户在使用设备时,不管是处于“在线”还是“离线”模式,都可以无缝进行切换。通过免费、开放的策略,百度语音已进入智能手机、车载、教育等多个服务领域,联想智能电视、信利智能可穿戴设备、特斯拉电动汽车、去哪儿APP、神武手游等厂商都使用了其开放技术。百度有关负责人称,百度语音正在积极拓展相关生态链的建设,将会开放技术给更多的合作伙伴。未来,百度语音还将在大数据分析、百度支付等与更多智能硬件厂商展开更深层面的合作,其目标是建成一个连接各种智能硬件设备并且提供各式各样服务的语音交互新平台。
不过,语音市场的争夺渐趋激烈。不仅有苹果、谷歌、微软等国际巨头虎视眈眈,更有科大讯飞等在语音市场深耕多年的玩家以及云知声、思必驰等后来者,还有搜狗等新对手的加入。众多“玩家” 加入让语音市场更有看头。有分析称,传统语音平台基于已有技术已经很难再有大的改进,基于全新技术原理的智能语音更有机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以百度大脑为代表的新一波语音技术浪潮中,未来几年语音技术会有爆发式的突破。但是,语音技术依然存在着不少瓶颈,其中典型的有移动网络、识别能力、抗噪能力、远场交互、方言识别还有语义理解。在传统语音巨头和互联网语音玩家的角力中,谁最先解决这些瓶颈,谁就能在智能语音市场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