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直复营销>>新闻详情

解读销量下滑的市场

2009-07-23 12:02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阿里巴巴商人论坛


    事实上,营销人员在市场操作过程中总是被两个问题所困惑:一是用尽所有的办法,或者说能做的、该做的工作都做了可市场就是没有销量;二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市场的销量做起来,但市场的销量瞬间就会急剧下滑,既是我们用尽浑身的解数却也无济于事,直至市场的销量灰飞烟灭。

    深究不难发现,消费、产品、渠道、竞争和策略是决定销量的五大关键要素,无论是进攻型的提升销量还是防守型的遏制销量下滑都必须围绕这五个关键的要素展开工作。

    一、消费是销量之根

    销量下滑首先是说明消费者购买频率或数量减少,由于产品力、品牌力或企业形象力的因素,导致消费者开始对企业的产品购买欲减弱,进而选择了其他品牌的产品;其次是消费群体的萎缩,企业产品原有的消费群开始减少,或者是消费者对企业及企业产品的忠诚度降低;第三是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成熟,消费观念发生转变,随着社会意识的转变,信息化和同行业企业的消费者宣教,消费者具有了明显的判断与识别能力;最后是替代品的出现,消费者可以花费更少的成本以获取同样、甚至更多的价值。如电话超市对IC卡电话的取代。还有可能,消费者尽管增加了消费成本,但满足了原有的潜在需求。如电动自行车对人力自行车的取代,尽管消费者花费了更多的消费成本,但电动自行车的省力、快捷确实满足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牢记消费是源的营销理念,深入研究消费,重新认识消费群体并重塑企业的消费群;

    2、加强对消费者的宣教力度,强化消费者对企业及企业产品的认知、认可与购买欲望;

    3、把握消费趋势,根据消费者的喜好与流行周期确定企业产品的发展方向;

    4、不断的研究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以满足消费者潜在需求为产品研发导向。

    二、产品是销量之源

    从产品的角度解读销量下滑,首先是产品的更新速度。竞争加剧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步缩短,过去一款流行的产品可能会兴盛2年以上,如今兴盛的产品最多的流行周期也就是一年。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能够持续的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甚至是产品出现不连续,仅产品老化一项就足以让成熟市场迅速出现销量见底;消费者自主消费和个性化消费明显,同时,消费趋同的周期非常短,这些都使产品迅速进入老化阶段,老化的产品使销量难以为继;其次是产品创新力。商品化时代,商品急剧丰富,同时出现了产品的同质化,无论什么产品几乎都一同样的面孔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甚至是鱼目混杂,让消费者难以分辨,无从下手。没有个性的产品注定销量都是短暂的;第三是产品的比较优势即卖点消失。任何一款产品上市,都承载着一定的市场使命,企业会围绕该产品的市场使命去不断的“物化”、丰富这个特定的产品,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产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即卖点就会丧失,一个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注定是要被消费者所抛弃的。

    产品是营销之魂,市场之根。要想取得产品制胜的营销理念,必须在产品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1、以产品力为导向,不断强化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建立企业可持续的产品更新换代机制,保证企业对市场输入产品的连续性;

    3、明确产品的市场使命,通过对产品的“物化”来强化产品的自身使命,借以凸现产品的比较优势即卖点;

    4、培育好主导产品的同时做好企业的产品组合,在企业产品的“家族”中形成“一人得道,仙及鸡犬”的局面。

    三、渠道是销量之路

    渠道是支撑市场及市场销量产出的脉络,同时渠道是产生销量的出水口。从渠道的角度解读销量下滑,首先是渠道与产品定位之间的结合度。就产品和渠道而言,渠道支撑着产品,产品决定着渠道的定位。如果一个市场的产品与渠道不能有效的结合,销量的产生都是暂时的;其次是渠道扩张力。渠道自身的扩张力主要体现为渠道的延伸与传递能力,因为产品在渠道中流通必然要经过若干环节,这些环节之间的延伸和传递能力决定了产品的流速与流量,而流速和流量的结果就是市场的销量。如二批对终端的延伸与传递,如果二批没有足够的零售终端作支撑,二批渠道就没有足够的扩张力,产品在二批这个渠道环节上就会明显受阻,这本身就影响着市场的销量产出;三是渠道整合。渠道整合主要体现为渠道的更新与换代,市场的运作周期不同,对渠道的设置、定位也不同。如市场开发时期,主要以追求铺货率和能见度为主,对渠道的设置就会追求密度;市场成熟期以追求市场稳定为主,就会对渠道的设置追求吞吐能力,往往以大二批或分销商为主;市场衰退期以追求销量的提升为主,由于通路利润的严重不足,大二批或分销商的积极性丧失,这是就会减少通路环节,重新开始开发终端,追求铺货率和能见度。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