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上购物把在线营销战线不断拉长,整个行业景气被看淡的古城传统百货零售商,也开始不安于线上旁观者的角色,悄悄把手伸向了互联网,意欲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与2001年以北京西单商场为代表的国内零售商进军电子商务第一波的高调不同,西安民生、万千百货、开元商城等传统零售商都选择了低调行进。
百货店能否“网住”客源
网上购物跨越了时空限制,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和实惠已是毋庸置疑。因此,传统百货业若能很好地借助其所拥有的高端品牌,以及成熟的客户群体,可以让他们的电子商务网站在起步之初就能够锁定准确的销售人群。但实际上,相比交易额增长的实体店,百货商场的网店却并未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且知之甚少。
登录民生百货网上商场民生逸购网可以看到,很多商品只注明网价,而没有市价,品种数量也有限,不像传统门店那样每天高速度的更新,并兼具地方的商品,消费者无从比较。而同样在万千百货开通的线上业务,也只能看到一些促销中的商品,一些新上市的产品只是做成了海报的形式,没有详细的产品介绍和价格,也不能从网上直接订购。
有调查表明,网上购物目前仍然只是一部分网民的购物方式,还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的购物行为。网络购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在各国都是一样的。因为,网上购物最适合购买诸如电话卡、电子机票等无形产品,而对于实物商品,其竞争力则远远逊色于传统商场。
进军网络 守业还是创业
网络的发展,正慢慢渗透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在这种形势下,传统零售业发展在线业务、扩展网络渠道,似乎成为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一步。虽然说网上商城这一块已经被广为看好,但事实上,网上商城的操作还有很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
大型零售百货在开展网上业务之初,经营者就没有把该业务当成主要盈利点,多数都当做是一种对实体业务的补充,或抢占网络资源。
民生百货网商场营运总监李建兴说,商场的网上业务只占民生百货整体很小的份额,目前处于观望发展阶段。网店从2007年上线至今,虽然整体销售呈良好趋势,但销量上涨幅度不大。网上业务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变,物流、人员结构、商品结构等因素与传统店面有很大区别,并没有想把商场的客流吸引到网上,网店只是对传统业务的补充。
百货网购只具象征性
眼下,商业经营成本越来越高,百货店向网络进军无疑是件有利于降低成本压力的好事。但是,当所有人都把网络作为一块蛋糕的时候,要想吃到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和技巧。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宋林认为,目前大型百货商店的网上商城准确地讲更具有象征性。尽管网络购物发展迅速,但是互联网不可能完全代替实体店。因为零售商涉足网上商城主要取决于零售商目前的赢利模式和战略定位,而目前大型商场网上商城和其公司的赢利模式是冲突的,商场的赢利主要取决于扣点和供应商柜台商品的销售额。供应商的战略定位于零售商场,一般也很难再利用电子商务模式营销,因为这样做会产生价格歧视,对其商场销售产生冲击,商家是不会答应的。因此,网上商城不能像原来那样简单把商铺复制到互联网,应区别定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也表示,很多百货企业还没有把电子商务作为公司战略去打造。现在是零售业快速发展的时机,但选择发展网上业务是不是明智的选择,现在不好下结论。如果未来电子商务不断侵蚀这个市场,大量消费者都在网上进行购物,而传统百货业没有在新生的市场中获得应有的份额,那他们在市场中总体分到的蛋糕就会缩小。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需要引起传统百货业思考的。(中国纺织报)(E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