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和蝶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
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
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
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碟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营销启示:这个寓言讲的是一个关于生命升华的道理。用它来意喻企业家,是非常合适的。企业家要创新,有时就不得不进行“破坏”,甚至破坏他自己亲手建造起来的大厦。管理学的老鼻祖熊彼得讲过一句话,说所谓的“企业家就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那些人”,就是说他要在创造中进行破坏。我们是否有勇气打破我们赖以成功的基石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
爱溜冰的耳套大王
年仅15岁的格林伍德第一次学溜冰时,觉得耳朵被寒风刮得像刀子割似的,冻得十分难受。
他找来一顶“两片瓦”式的皮帽戴上,耳朵不再被风刮得痛了。
但是,由于头和脸捂得紧紧的,不一会,就热得满头是汗。
格林伍德想,如果能做一件专门捂耳朵的套子,溜起冰来戴上它,也许要好得多。
经过一番琢磨,他设计出了一副耳套,回家请妈妈照他的样子做出了一副棉织耳罩。
格林伍德带上它去溜冰,果然既护耳朵又散热。
他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名叫“绿林好汉耳套”的专利,这项专利使格林伍德成为世界上的耳套大王。
点评:每位营销大王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则看似平凡的故事。然而这“平凡”的背后,却是他有别于凡人的用心和执著。
找马
从前,有个秀才去京城应试。途中,在一小店投宿,将马套在门口的木桩上,天亮准备上路时,马却不知去向。从此,秀才开始四处找马。
他找了一整天,没见着马的踪影;第二天,他远远看见前面好像有一匹马,但走近一看,却是一头驴,他失望地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
第三天,他又见到前面有匹马,心中暗喜:这回该是我的那匹马了吧,但走近一看,还是一头驴。他又走了,仍是每天都能看到一头驴,但他一直没有理睬这些驴,只是在寻找自己的马。考试时间一天天迫近,而这位秀才终因精疲力竭而死在找马的路上。
营销启示
寻找客户是每个营销者每天所做的首要工作。但是每天我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首先应思考这个问题:顾客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顾客?怎样找到顾客?因循守旧、缺乏权变思维的营销者是不会找到自己的顾客的。
松下走出营销困境
松下公司的两个新产品附属插头和双灯用插头刚投向市场就备受欢迎。
为了迅速打开局面,松下幸之助与吉田签订总代理合约。吉田负责总经销,松下负责生产并从吉田那里取得3000日元保证金。
松下立即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月产量剧增。
东京的电器制造商因此联合起来,不惜血本,大幅降价,致使松下的双灯插座几近到了无人问津之境。
吉田于是赶到松下住处,交涉减价事宜。
松下为难极了。要减价,先得从出厂价减起,可出厂价如何减得下来?
不得已,松下与吉田解除了合约。
怎么办呢?松下决定自己抓销售。
松下走上大阪的大街。
走了数家电器经销店后,他发现一个惊人而有趣的事实:经销商要求减价的部分,与吉田商店批发的毛利大约相等。
也就是说,松下的双灯插座的出厂价不变,取消总经销的中间环节,经销商的零售价格与其他厂家双灯插座的零售价大体接近。
松下一家挨一家拜访经销商,说明与吉田解约的原因,提出为制造商直接批发。经销商都表示欢迎。
其中一位经销商说:“松下君,说来是你不应该。你生产这么好的东西,却交给吉田一店包揽,真是莫名其妙。如果直接批发,我们今天就买你的东西。”
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积压的双灯插座全部被销售出去。
经销商表示,以后松下工厂如果出了其他产品,他们也会继续帮着卖。
[点评]
吉田公司签约又解约,这本是坏事。由于松下的坚韧不拔,结果坏事变成了好事。并不熟悉销售的松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了销售网,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