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 (记者 王茸茸 通讯员 刘超产)咸阳市12345便民服务一号通自今年7月1日正式运行半年来,平均每天接听电话700多个,办结率达90.74%。先后接待了中办、国办及国家部委、省内外机关单位共计180余批的视察参观、学习交流等。截至12月中旬,已在主城区外的11个县(市)建成了12345便民服务一号通分中心。
“有事找政府,请拨12345”。秦都区居民马亮曾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向12345反映宝泉路与彩虹二路的丁字路口路灯不亮,仅过48个小时他便发现灯亮路明。市民李文惠反映湖岸嘉园房产证五六年都没办下来,没想到通过12345这个平台,只用了5个工作日就得到了满意答复,让他着实惊讶不已。
那么12345又是如何让承接的事项既顺利流转到各职能部门,又及时告知群众办理情况,做到有问有答有结果呢?据介绍,咸阳市12345便民服务一号通从正式运行开始,就建立了“受理—转交—办理—答复—回访”的闭环式工作流程,形成了“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的工作机制,受理并处置群众诉求、查询、求助等事项。同时,又建立了12345流转事项办结情况周通报制度,确保群众拨打12345热线,即可得到及时、规范、满意的答复和服务。
据了解,为了改变过去群众办事部门多不好找、电话多不好记、信息供求不对称、服务信誉度不高的状况,今年年初,咸阳市政府将全市上百个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和投诉热线整合为“咸阳市12345便民服务一号通”,并将手机、固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并入12345便民体系。
咸阳市12345便民服务一号通自今年7月1日正式运行半年来,平均每天接听电话700多个,办结率达90.74%。截至12月中旬,11个县(市)12345便民服务一号通分中心已建成。从而把市、县、镇三级政府及社区施政为民的各项职能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通道,让政府的权力上下同心、左右合力,为群众提供全时全方位的便捷服务,畅通“最后一公里”,竭力打造不求人的清廉政府。
秦都便民呼叫中心启用 2500部呼叫器免费发放
华商报讯 (记者 王茸茸)18日,秦都区民政系统12345便民呼叫中心信息平台正式启用,首批2500部智能终端呼叫器向辖区群众免费发放,这标志着秦都区民政系统精细化为民服务又增加了一项新内容。这也是咸阳市民政系统首个呼叫信息平台。
民政系统12345便民呼叫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已经逐步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信息化管理服务模式。信息平台下设7项子栏目,对接全市150余个服务队,可满足群众家政服务、开锁帮助、呼叫求助等全方位的需求,共计投资额达300余万元。
据介绍,该平台将主要实现四大功能,第一大功能:实现阳光政务,群众通过拨打12345便民热线,便可查询民政系统33项业务的规章制度、办事流程,部分业务可实现通过平台向镇办、社区进行信息传递,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以办理相关业务。第二大功能:转接群众反映到咸阳市信息平台的相关问题,收集汇总后上报区有关部门进行督查办理。第三大功能:建立民政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民政工作信息化管理。第四大功能:解决最后一公里便民服务,社区居民通过呼叫终端拨打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可实现足不出户便享受粮油配送、家政保洁、各类维修等方便、快捷、全方位的在线服务,特别是方便了特殊群体的日常生活。
据了解,首批发放的呼叫终端,主要面向该区孤寡老人、无人照顾的高龄老人、五保户和孤儿、残疾人、优抚对象以及城市低保户中的特困人员。第二批将发放给全区所有的高龄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低保户。第三批将面向全区广大群众进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