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2010年SNW大会上,ESG中国区总经理和分析师王丛在大会上进行主题为“云——市场趋势和用户关注点”的演讲。以下为演讲主体内容归纳。
ESG中国区总经理及分析师 王丛
ESG来讲很多的厂商都知道,全球90%以上的存储厂商都是ESG的客户,是以资讯和产品评估。但是对于中国的最终用户来讲,可能还是陌生,ESG的角色就是很简单,我们给厂商和最终用户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我们做了大量的根据把最终用户的一些反馈传递给厂商,使在这个产和销的过程中,用和产品技术这个实现的过程当中,减少最大的减少空缺。
虚拟化:融合应变云计算的点金术
第一个首先讲的就是说虚拟化和云计算大家知道,虚拟化本身是云计算的一个主要支撑技术,但是虚拟化和云计算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从ESG,我们认为虚拟化和云计算之间,本身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像一个流体一样,大家知道2007、2008年很多的虚拟化的使用主要是在测试或者说开发的环节。逐步地在今后你会看到,这个趋势在不断地进行演变,就是从测试环节到了生产环节,作为厂商最终用户来讲,虚拟化和云计算采集的速度,和提高速度在今后的24个月是有定量的分析的。这是ESG跟全球这种5000家的最终用户做的调研报告的结果,那结论就是说,我们的调研报告对这五百多家厂商说,2010年的时候,你在数据中心的开支上你准备把它用到哪儿去,其中42%的企业用户表示,他会加大整个服务器的虚拟化,进一步地使他的这个虚拟化,以前是在测试和开发环节,现在会进一步地用在这个虚拟化在这个整合过程中,虚拟化对于物理服务器现在一个平均的概念差不多是2.4,就是两个半比一,一个服务器当两个半的虚拟机使用,这是大概的一个状况。
第二个调研的结果就是说,我们想知道最终用户对于云计算或者说虚拟化,他的这个市场的接受度,最后的评测结果是41%的企业级客户表示,他们会进一步地加大在虚拟机上的投入,这个虚拟机上的投入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前我们考虑只是测试数据或者说是实现整合,它是逐步地把虚拟技术作为他企业IT的一个主要战略,实现的目的是实现了一个动态,42%的最终用户决定在未来的24个月,虚拟技术会使他整个IT的整个战略层面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这是ESG的一个统计报告。
IT采购与应用 私有云模式受追捧
接着我们还是以采购为重点,因为大家知道,2009年整个全球的经济很不好,2010年反弹的时间,每一个最终用户和厂商想看看,在他同一个行业他不同的人,他把钱花到哪里去,同时厂商也知道最终用户想把钱花到哪里,他的技术投入会使他在近期有一个很好的ROI。
以前我们觉得云计算可能大家只是谈得多,我们说雷声大、雨点小,谈了很多但是实际的应用没有那么快,但是目前来讲这种经济的大的跌幅,使最终用户越来越能够考虑到,我怎么把我现有的资金放在这个业务层面上,所以在2010年有一个显示,在未来24个月,最终用户对于云计算的采集速度是一个明显的态度,他会把云计算纳入他整个IT的基本构架的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这是之一。
第二个是这个概念还是蛮新的,其实也是一种服务,就是说我们现在要如果建一个数据中心来讲,你要有IT的人员,要有厂商、要有售前售后,其实他是一种服务的形式,我买了你我可以以空间、服务这样的定量的形式,我什么时候用,你什么时候给我,我不再需要养那么多的人,慢慢是趋向了私有云的趋势。同时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事情了,就是SAAS,应用软件作为一个服务,现在其实在中国的普及蛮大的,而且中国在这个财务、人员管理的,自己开发了SAAS上面,做得还是有声有色,而且已经不是在圈地了,已经是成为一个成型的一个业务模型了,这是。
虚拟化的多样化趋势越趋明显
你现在要如果把数据放在这个服务器上,这个服务器不好你可以把服务器扔掉再转到另外一个服务器上,一旦实现了虚拟了大家知道,虚拟了之后我可以不可以不实现虚拟,这个难度因为它没有一对一,硬件、软件里面的网络服务器和前面的计算、后面的存储已经完全打破一对一的概念,所以说这种情况下,云计算来讲,在做云计算的过程中,要看到他的前景的同时,也要走得稳、走得好,有计划性,这是紧接着下面我会讨论一下云计算,在这个之后会谈我们怎么看,虚拟化有存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刚才两个最终用户也谈到了VDI的虚拟化,我们怎么看这个应用,同时在最终用户来讲,现在全世界都在喊虚拟化,是不是我一夜之间也要做虚拟化,我怎么去做虚拟化,能够保证我是走得好、走得稳,给我未来的业务一个可持续的业务增长,一个很大的支持,而不是像赶潮流似的,人家穿衣服好看,我也跟大家穿同样的一个款式,同样的一个趋势。
首先说这个服务器的虚拟化,ESG针对460个最终用户做了一个调研,他把这460个用户分成3个档次,第一个档次就是这一类公司他非常高效,管理起来很高效,安全性、业务的整个的增长性很好。第二个档次就是这个公司还可以,他的数据还相对安全。第三个档次就是说我们下面的这个最后的,整个业务层面上有很多的提高,就是因为虚拟化和他企业本身运作的效率是有一对一的挂钩的,这种竞争在这种全球经济的情况下,虚拟化使一个最终用户或者一个企业,大大提高了他对市场的一个反应能力,提高了他整个核心的竞争力。
这个就是我们把目前来讲,在服务器和存储虚拟化这些比较漂亮的,已经非常实用的这些功能把它做了一个调研,看看到底哪里应该实现这些共冷。前面第一个蓝色的就是最终用户觉得,这些功能需要在服务器虚拟化这个层面去实现的,中间那个绿色的层面我们是做存储的,所以我们很多的力度放在存储上,你可以看到很多的管理功能和整个虚拟的管理功能,在这个存储的实践力度,能决定这个产品是不是有竞争性,其中我只点出来几点,因为时间的局限我不会逐个地去分,我们从倒数第二个看到就是存储整个的分配,也就是这个资源的配置,那就是我们可得看到,在这个虚拟化的过程中,尤其在这个存储虚拟化,对于管理界面,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很关键的。其次可以看到基于策略的一些存储,那紧接着我们刚才的时间,无论是冯先生还是EMC的先生,都提到了这个管理是很主要的。
虚拟化的深入解析
说虚拟化到底最终用户使用虚拟化有什么问题?第一个就是说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我为什么要用虚拟化,所以说作为最终用户来讲,你一定很务实地理清楚你为什么要用虚拟化,很多人讲我用了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我是不是能够得到实现虚拟化的一切优势,不是这样的,ESG的一些统计,就是既使是已经完全有了第一个层面的虚拟化,我存储、服务器、网络、前台都已经虚拟化了,但是虚拟化的一些软行为是很主要的,里面的认证、里面的一个流程,就像建一个五星级酒店一样,你建了很好的一个酒店,那里面不能够给人家提供一个很好的午餐或者说一个很好的服务可以说你这个虚拟化在硬件投入上到位,但是在整个的回报上是肯定不到位的,如何去定性定量地评估虚拟化,在你投入之前要有一个定型定量的指标,这是保证虚拟化的投入和你的产出能不能成正比的一个最关键所在之处。
虚拟化的一些基本构架,那虚拟化基本构架来讲,目前来讲越来越看到的就是一个是自动化,这个自动化要求我可以自我修复,我出了问题的时候有一些问题机器本身可以修复,可以自动配置,如果说我这个虚拟化一旦实现,哪里性能或者说容量出现瓶颈的过程中,资源配置是自动实现的,因为人们已经对这个事情有点儿是无能为力了,你可以想到要如果虚拟化可能是全球,你有10个、20个虚拟中心,但是你这个资源要自动配置,管理要实现自动管理,同时如何能够最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整个的虚拟化的一个部署,每一个最终用户来讲,往往出现了内部的一对矛盾,如果从这个图上看,左边和右边正好是每一点成为对应的矛盾,作为一个基础设施的来讲,你想的是我怎么能够最少地花钱,对于业务运营者来讲是你怎么能够最快地响应市场的需求,这就是一对矛盾。对于IT来讲我怎么能够提高我的资源利用率,对于使用者来讲我已经怎么能够最快地把我的这个产品推到这个市场上,整个的目前来讲这是一对瞄准的矛盾。也就是很多人问,什么是云,我为什么要用云。
云的挑战
云来讲我们觉得要如果很好地实践云,这一个驾驶室里应该有你的业务操作者和IT的操作者要同时驾驶着这个飞机,才能够很好地过渡这个云,云本身是一个服务,后面还有很多的内容,因为现在还有两分钟的时间,也就没有时间,不会跟大家很细地讲了,从云来讲,刚才NetApp也在讲,刚才NetApp也在讲,云其实就是一种服务,没有那么复杂的,云的服务的驱动不是厂商了,他的驱动是使用者,他整个的平台是以互联网去怎么透明地给人家提供对方使用所需要的服务,他整个的一个付款条件就是通过你要多少、我支付多少这样的一个形式。如果从目前来讲,刚才我们谈到了公有云、私有云,我们觉得公有云、私有云这个选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应该是一个并行的,但是正像刚才的一些VIP讲过,在中小企业来讲,很小的公司,在你的资金很有限的情况下,公有云对你来讲也许是一个出入,你有有限的资金去驱动你这个业务。
第一个,数据我放到云上了,这是你的数据还是我的数据,我还有多大的可控性,这就是数据的所属性,第二个性能,你跟我讲了你的数据中心有很大的性能,但是同时你卖给1000个不同的中小企业,真要用的时间一般说大家都用的时间,你还能不能保证你的性能?数据的可行性,要如果说你由于某种原因你宕机了,我这个数据就已经是没有办法保证数据的可用性了,另外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大家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买了很多的东西,我去了云以后,我已经买了,我现在要做云的东西,这个之间是怎么一个协作和保持我以前投入还能使用的一个过程,同时一些局限性,就像我们说网络,网络的可信性,它的低延迟、它的带宽,它的碉堡这些问题,最关键也是最后一个就是它的费用。
建议就是说走得好、走得稳,云讨论的是少用、少花钱多办事儿,但是一定是不能够,你想去以冗余作为代价,就是数据的可信性、可用性作为代价是不可行的,资源管理实现了云并不能保证你真的能够得到ROI,除非是你在智能管理层面上能够保证资源的管理和调配,能够满足你业务的需求。标准大家都已经谈了很多了,在云计算上是一个协作的过程,不光是厂商之间,厂商和用户,甚至是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大家一个共同协作的过程,我的讲演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