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2016年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贵阳被人民日报誉为“中国大数据之都”。交易驱动数据要素流通,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积极参与贵阳大数据金融发展,助力金融市场大数据监管;期待与兰州市金融办合作,共推金融大数据要素跨地域流通,支撑大数据应用。
3月7日,兰州市金融办副主任靳芳,兰州市国资委副主任陆爱华,兰州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少平一行,考察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交流大数据金融、金融市场大数据监管等议题。
甘肃省《关于加快大数据、云平台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计划把甘肃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网的黄金通道,2020年全省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亿元,《甘肃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利用大数据发展智慧金融、普惠金融。
大数据与金融将在甘肃快速融合发展,省会兰州自然成为大数据金融发展的重要策源地。数据显示,兰州市在2016年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707.7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663.00亿元;全市实现原保费收入98.4亿元;全市共完成直接融资282.56亿元。
按照《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兰州市金融办将承担金融领域的政府数据采集、共享开放,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转型,引导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融合发展,金融政策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大数据监管金融市场等的重任。
金融业跨地域、跨行业,无论是大数据金融还是利用大数据监管金融市场,不仅需要金融主管机构政府数据与金融业数据融合,还需要业内数据与业外相关数据融合,以支撑创新引用。
被人民日报誉为“中国大数据之都”的贵阳,2016年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在大数据金融领域走在全国前列。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在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开启大数据金融发展新时代》中,介绍了贵阳在普惠金融、大数据放贷、区块链应用、大数据监管方面的探索。
作为我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在贵州省、贵阳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15年4月14日正式挂牌运营,立足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交易驱动省内外数据要素流通变现,可交易数据涵盖政府、金融等30大领域,稳步促进大数据与金融体系对接。
截至目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已发展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天弘基金等金融机构成为会员,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纷纷前来调研;累积交易额将在年内突破3亿元,有力支撑了大数据金融与金融市场大数据监管。期待兰州市金融办加入,共推金融领域大数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