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召开前夕,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频繁迎来各省市代表参观考察。大数据交易的模式,大数据交易系统等驱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也成为两会代表热议话题。而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发布的2017年战略中,交易额突破3亿元的目标再次印证数据交易撬动的巨大产值。
于2015年4月14日正式挂牌运营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首次在国内提出“数据交易”的概念,同时在数据交易系统、交易规则、交易种类等方面不断探索。
随着数据交易迸发的巨大价值越来越认可,为满足市场竞争中迥异而迫切的信息需求,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必将再获双重提升。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介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所交易的数据产品,其数据源来自于不同行业领域,最终能够登上交易平台的并非底层数据,而是通过数据脱敏、清洗、分析、建模后安全的、可交易的数据产品。包括金融大数据、政府大数据、医疗大数据、社会大数据等30大类别,涵盖种类丰富,应用领域广泛。
同时,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研究推出的一系列交易准则、交易规范等,如废除会员佣金制,采用交易增值模式,吸引更多企事业单位参与数据交易;在全球首创大数据登记确权结算服务,通过数据平台,尝试登记数据所有权,对数据的使用权、运营权等进行公开竞价,以实现数据的登记确权及变现......都旨在激活数据沉睡的潜力,释放数据资产价值。
专家预测,在合法的数据隐私保护条例下,未来大数据会作为国家与社会的重要资产,诞生一个万亿级别的交易市场。王叁寿也同样认为,大数据将会像城市的自来水、燃气一样,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而它所创造的价值也将会超过土地创造的价值。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将继续提供数据交易服务,推动数据资产从"工具"转化为"生产力",助力我国从“数据大国”走向“数据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