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依托自身海量数据,BAT入足银行业,引发“鲶鱼效应”。对此,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建议银行大数据转型。未来银行,其业务将向大数据驱动转型,得数据源者得天下,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由此赢得银行业广泛聚焦。
2月23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上官小天,数据分析部总经理胡正洪,互联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孙亮,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杨凯,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解文波,数据分析部副总经理虞文洪,信息技术部主管王海涛一行,访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交流银行大数据创新应用。
该银行成立于2009年12月31日,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首家地市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据《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6)》,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31.43亿元,资产规模2343.29亿元,居全国百强银行第63位(以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排序)。
大数据时代,传统银行业工作模式正在被颠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在2016年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到2030年银行及其服务可能“消失”;类似于Siri的人工助手,将基于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的支撑,接管客户的生活与金融服务。依托自身大数据资源,BAT已入足银行业。
其中,百度与中信银行合资的“百信银行”,今年1月获得银监会批复,将利用百度数据资源为用户服务;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发起的网商银行,2015年6月正式开业,不设立传统柜台,基于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普惠金融;腾讯发起的微众银行,于2014年12月成立。
对此,中国银监会在2016年7月15日发布《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十三五”期间,银行业要主动制定大数据战略,夯实数据治理基础,建立大数据服务体系,加强大数据应用,实现精准营销,加强大数据风控。
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正在涌现新银行,银行业务正在向大数据驱动转型。在深入挖掘内部数据价值的同时,如何融入外部的优质数据,成为银行机构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自成立以来,动态链入全国政府公开数据,已接入200多家优质数据源,发展会员500多家,可为新老银行构建大数据服务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赢得银行业的广泛关注。
截至目前,中信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银行、贵阳银行、贵阳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天弘基金、泰康人寿、西南证券等金融机构,已成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会员;中国人民银行、苏州银行、江苏大丰农村商业银行等纷纷前来调研。2016年12月29日,交易所还同中信银行签约共建金融风险大数据实验室,完善大数据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大数据发展普惠金融。
为了更好地服务银行等会员,交易驱动全国数据流通变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已在2016年4月24日废除会员佣金制,正式采用增值式服务交易模式;当年“数博会”期间,上线自主开发的数据交易系统2.0版本;与沈昌祥院士签约创建院士工作站,提升数据交易安全等级。期待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成为交易所会员,通过交易所寻求优质数据源,参与分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