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继洪 通讯员 张益) 公车私用如何预防?“八小时外”公车如何监管?公车违规使用如何取证?如何对公车腐败“刮骨疗毒”?
富宁县纪委坚持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使用北斗通星定位系统将资源集中部署在大数据分析统计区域,建立公务用车“大数据”监管平台,对全县186辆公车进行电子设防,规划行车路线,收集记录车辆状态、行驶时长、行驶里程、时速、平均耗油、实时位置等信息,当车辆进入设防区域或偏离规定路线时,“大数据”将持续报警,县纪委则对报警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查看行车轨迹,对问题线索进行取证存档,实现对问题线索的动态跟踪和过程控制,打造全方位、全天候24小时覆盖的公车监督管理智慧体系,全面提高了公车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准确性,让公车监管变得更加智能。
富宁县纪委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以“零容忍”的态度,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今年来,运用大数据分析、比对,核实公车问题线索43个,作出情况说明13份,在全县范围内通报违规问题4起,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