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阳大数据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大数据技术和人才积淀不够,相关专业领军人才、创业人才和科技人才缺乏,中级职业人才和基础性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采取特殊优惠政策集聚大数据专业人才,是破解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瓶颈、将大数据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
在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激励支持下,贵阳大数据人才呈兴旺之势。在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贵阳市充分发挥高校、职业院校培养储备人才的基础作用和园区、企业集聚用好人才的主体作用,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吸引大数据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大数据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和急需人才。
优惠政策激励 贵阳集聚大批大数据人才
引进院士或长江学者1名,引进博士3名,培养通信、互联网方面高级工程师5名,中级工程师20名,并与贵州大学建立大数据实习实训基地……这是位于贵阳高新区的贵州力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来五年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这个计划,是基于公司发展的需要,并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构建出来的。在贵阳市大数据人才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实现这些计划并不是难事。”贵州力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发辉说。
2015年初,贵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贵阳将充分发挥高校、职业院校培养储备人才的基础作用和园区、企业集聚用好人才的主体作用。对新获批建设的大数据相关专业博士点、硕士点、本科点、专科(高职)点,由市大数据产业人才教育专项资金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企业、高校直接引进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由市人才资源开发资金按每人10万元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奖励。
同时,通过提供绿卡服务、购房补贴、人才公寓、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支持,贵阳市全力支持大数据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对大数据技术研发、市场推广、服务咨询等方面的人才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教育,由市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根据规模给予50万元至200万元奖励。
周发辉认为,这些政策的实施,为贵阳大数据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搭建了桥梁,营造了氛围,也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目前,通过政策支持和多维度的鼓励,贵阳已集聚一大批优秀大数据人才,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人才稀缺,仍然是贵阳大数据发展的一个瓶颈。”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徐先文说,接下来,贵阳市将出台相关文件,实施大数据“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在项目资助、平台打造等方面落实具体举措,继续汇聚各方资源,推动贵阳市大数据人才兴旺发展。
“政校企”合作 培养大数据人才实战能力
日前,贵阳市经开区召开大数据网络安全人才职业能力建设专项研讨会,拟通过深化“政、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年均培养培训大数据及网络安全基础性人才1000人以上的目标。该模式以普林科技打造的相关平台为支撑,包括学习、实战、教室、培训、竞赛、工作等功能模块,具有权威的大数据理论知识体系,可以随时随地线上学习,支持在线大数据实训、自动效果评估。
“培训内容直接与岗位目标挂钩,使高校应届毕业生掌握从事大数据、网络安全等相关岗位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提升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普林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模式下,相关课程设置为理论实战,基础知识将以在线培训的方式请参训学员提前预习,实际应用课程结合行业案例和项目采用面授方式进行培训与指导。通过该模式,学生的大数据实战能力将大幅提升。
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计划整合贵州重点院校的教学资源,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创建大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及其他人才交流实训基地,有效探索和开展网络安全人才认证、岗位分类、技能鉴定等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强化企业、学校培养大数据安全基础性人才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为经开区全面推进大数据安全产业示范区建设、打造立足贵阳、服务全国的大数据安全产业高地提供人才保证。
在贵阳市人社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经开区已与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国卫信安学院达成共识,将启动首批本地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大数据安全技能培训,吹响大数据安全人才培养的号角。
政、校、企及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建立实训基地等手段培养大数据人才的模式,在贵阳各区(市、县)已逐渐推行,并取得不少成绩。目前,云岩区已累计培训大数据人才超过1500 余人次,高新区累计培训人才超过600余人次……大数据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已逐渐成为众多贵阳市民的“家常便饭”。
构建评审体系 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
据估算,未来五年,我国大数据人才缺口将高达130万人左右,而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主战场,贵阳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与人才缺乏的矛盾尤为突出。为此,贵阳市除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外,还在人才评审体系上先行先试做出表率。
2016年6月,《贵阳市大数据产业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试行)》出台。《办法》明确,大数据技术员、大数据助理工程师等八类专业人才可申请职称评定。2016年9月8日,贵阳市首次开展大数据产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
根据规定,在贵阳市注册的大数据企业中,从事大数据技术业(含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处理和分析、传播、数据存储、流通等信息类专业)、大数据服务业(含系统集成、增值网络、数据租售、规划咨询等服务类专业)、大数据软硬件研发等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申请职称评审。
“大数据产业发展,技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贵阳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刘丽在解读贵阳市大数据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申请职称评定文件时说,通过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大数据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贵阳将聚集天下英才,共促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
“这一举措填补了全国大数据人才职称评审的空白。”刘丽说,开辟大数据产业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建立以能力为导向,以业绩为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贡献等为主要内容的大数据产业人才评价指标新体系,可为贵阳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提供人才支撑。
刘丽介绍,大数据相关职位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能够对数学、统计学、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掌控。而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应以“实用为本”,着重解决职称脱节问题,开放体制外以及全社会覆盖性的职称授予资格,对大数据人才进行综合考评,能够让贵阳大数据人才体系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