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7月7日电(通讯员刘健 王定璇)为实现权力运行和资金项目管理全程电子化、处处留痕迹、时时可监督,做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丹寨县巧妙运用“四则运算”法,充分发挥集民生资金监管、数据分析、信息查询、在线举报、政策宣传五大功能为一体的“民生资金云”大数据平台,民生监控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惠民政策“捆绑式”宣传,做大加法。为打破民生资金部门信息不对称、信息孤岛等问题,促进各部门信息共享,多环节交叉协作,丹寨县纪委通过“民生资金云”大数据平台将县民政局、住建局、移民局、合医局等29个部门的487份惠民政策文件“捆绑式”打包,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终端查询平台多渠道公开,实现惠民政策全面、及时“一站式”查询,达到1+1>2的效果,大幅提升老百姓对各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2016年7月“民生资金云”平台运行以来,使用人数达2.8万人次。
民生资金“跟踪式”监管,做好减法。为防止民生资金出现滞留、截留、挪作他用或被人虚报冒领等情形,减少人为干预,将2013年以来29个民生资金主管部门的72项民生补助补贴资金及县财政局划拨到各部门的1081笔民生资金拨付情况录入“民生资金云”平台,实现对全县72项民生补助补贴资金拨付情况和资金发放情况动态掌控、时时监管,确保民生资金发放对人、对事、合时限,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专项监察“点穴式”深查,做足乘法。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同步发力、精准出击,在抓好省、州专项监察的同时,针对县直部门、乡镇,在扶贫领域易发、多发的贪腐问题,选择1—2项内容作为县级专项监察项目进行安排,并通过“民生资金云”平台点穴式督查。如:在2016年开展的医疗救助专项监察工作中,通过“民生资金云”平台放大领取医疗救助报销的人(次),将多次进行医疗救助报销的人员找出来,对其报销资金进行升降排序,通过系统模块分析、比对,查找干部职工违规享受医疗救助资金的问题线索。
问题线索“项目式”排查,做准除法。为解决民生领域惠民项目资金量大、点多、面广,单一传统的人力监督方式存在精力不够、监督面有盲区、发现问题线索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民生资金云”平台后台开发受益人年龄比对模型、资金项目互斥模型、资金项目兼容模型等23个数据对比模型,提高主动发现有价值、可侦查问题线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