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数据与云计算>>新闻详情

互联网大厂竞逐“芯赛道” 瞄准云计算新增长极

2022-08-26 17:03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全球“缺芯”常态下,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芯”搞起自研,似乎也不令人意外。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芯片相关企业就超过3万家。众多瞄向芯片的企业中,不乏有互联网大厂的身影。今年夏天,字节与快手在“自研芯片”上消息频传。

  与此同时,老牌互联网巨头也在持续加紧芯片领域的脚步。8月24日,阿里平头哥发布芯片平台“无剑600”。官方指出,该平台有望帮助芯片公司显著降低芯片开发成本和风险,并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互联网企业接连入局芯片领域,意欲何为?

  字节快手加速造芯,目的:降本增效

  就在8月,快手推出视频云服务品牌StreamLake,进军云服务市场。同时,它还发布云端智能视频处理SoC芯片SL200.据官方介绍,这款芯片主要用于视频压缩,且视频压缩速率是世界上最快的。不过目前该芯片还在小规模测试阶段,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无独有偶,今年7月字节跳动也披露了自研芯片的进展。“2022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上,字节跳动副总裁杨震原称自研芯片涉及视频编解码、云端推理加速等场景。

  快手和字节均表示过,自研芯片目前均为自用。而两家几乎同步进军自研芯片,目的在于降本增效。

  杨震原表示,字节跳动有非常大量的芯片采购和应用。造芯主要是为自身需求研发定制化芯片,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他还强调,目前字节并没有开发CPU、GPU等通用芯片。

  在快手高级副总裁于冰看来,投入自研芯片这件事,主要因为ROI(投资回报比)非常正,投入几年得到的收益非常大,对自身视频业务体验与带宽降低也有所帮助。

  一般而言,芯片可以大致分为两类。CPU、GPU被称为通用型计算芯片,CPU、GPU之外的其他类型芯片统称为专用型芯片。

  其中,通用性芯片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应用场景,但对工艺制程、芯片架构要求更高,行业内基本已被英特尔、高通、英伟达、AMD垄断。而专用芯片只能应用到特定领域,所以架构设计相对简单,开发也相对快速。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红星资本局解释,互联网巨头自研芯片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成本问题,行业通用芯片费用太高,采用量巨大会导致成本过高,不如自行设计;二是算法问题,这些企业所需AI芯片,大多是针对特定算法而设计,专用芯片在针对性的解决某些特殊问题时比通用芯片效率更高。”

  互联网造芯,“高效”是核心诉求

  互联网巨头们从几年前就开始在芯片领域布局,以BAT为首,路数也不尽相同。

  腾讯的方式是“投资+部分自研”,近年来多次投资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神经网络解决方案企业燧原科技。

  2020年3月,腾讯旗下腾讯云成立“深圳宝安湾腾讯云计算有限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设计、研发等,也被业内视为腾讯“造芯”的信号。

  去年底,腾讯在其数字生态大会上,公布了三款芯片的进展。其中主打AI的紫霄相比业界的同等水平提升了100%,主打视频处理的沧海压缩率相比业界提升了30%以上,主打高性能网络的玄灵,性能相比业界提升了4倍。

  腾讯云与智慧事业群CEO汤道生指出,腾讯造芯是基于“需求驱动”,或降低成本,或把基础设施高效使用。

  百度则用3年时间完成了2款云端AI芯片研发量产,2018年推出自研的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百度昆仑芯片,去年第二代昆仑AI芯片也已实现量产。除了“昆仑”,百度还在2019年发布了远场语音交互芯片——百度鸿鹄。

  去年,百度将芯片业务分拆,成立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估值超130亿,百度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超76%。

  阿里在芯片领域更引人注目。2017年达摩院成立后,组建了芯片技术团队进行AI芯片的自主研发。次年成立了芯片公司“平头哥”,一年时间推出首款AI芯片含光800.去年又发布了开发难度较大的服务器CPU倚天710,使平头哥实现了从专用芯片到通用芯片的跨越。

  降本增效的效果十分显著。2019年云栖大会上,阿里用4颗含光800芯片,代替了40颗传统GPU才能完成的视频处理任务。而前者的成本,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

  有业内人士对红星资本局指出,互联网企业所造芯片,以AI芯片、服务器芯片等高端专用芯片为突破口,集中在芯片设计环节,并没有涉及芯片生产制造。对中国芯片设计产业来说,只能算是量的积累,并非质的突破。“主要还是自身业务需要大量AI芯片,由外购转为自产,对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利润有积极意义。”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互联网大厂造芯,并非直接通过芯片获取收入。而是通过自研,推动现有业务竞争力,典型的方向就是云计算。

  云计算正在成为互联网巨头的新增长极

  AI芯片在互联网公司的用处,主要是两个方面:用于提高云服务器的性能,以及支持智能硬件。也就是说,云计算与自研芯片紧密相关。

  近几年,中国云业务市场越来越大。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22》显示,2021年中国云计算总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达3229亿元,较2020年增长54.4%。

  人民网研究院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指出,到2025年国内云计算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

  万亿云计算市场之下,国内云厂商加速发展。互联网企业的云市场占据了国内半壁江山。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云计算市场报告显示:中国云市场整体保持高增长,由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组成的“中国四朵云”市场份额占比达到78.8%。

  而阿里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在今年一季度均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阿里云EBITA(息税前利润和摊销前利润)从2021财年的亏损22.51亿元改善为2022财年的盈利11.46亿元,是阿里云成立13年来首次年度盈利,也是国内唯一实现盈利的云服务商。

  百度智能云业务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达39亿元,同比大增45%,占非广告收入比例超过70%,推动百度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5%。

  腾讯一季报中提到,以腾讯云为主要核心的金融和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0%至42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32%。

  与之相对应的,是互联网企业广告收入的下滑。

  2021年,百度广告收入与非广告收入比重分别达到65%和35%,2022年第一季度二者分别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0%、40%。这也说明百度对广告收入依赖度的进一步降低。非广告收入中,除了爱奇艺贡献的会员收入外,最主要的来源就是云计算、自动驾驶等创新业务。

  阿里的财报显示,今年4-6月,阿里收入为2055.55亿元,其中,中国商业收入同比下降1%至1419.35亿元,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至176.85亿元,国际商业收入同比增长2%至154.51亿元。

  云计算业务正在逐渐成为阿里核心电商之外的重要增长极。阿里董事会主席张勇在7月26日,重申了阿里的三大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

  以云计算、AI、芯片等技术为主要的创新领域,逐渐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增长引擎。

  流量见顶、加大研发,互联网企业急需新方向

  今年以来,互联网企业接连开启“降本增效”的节奏,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近两年互联网公司的流量红利正在下降。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营收为9863亿元,同比增长12.9%,较去年同期下降8.3个百分点。这种持续放缓延伸到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营收为9220亿元,同比增速7.5%,较去年同期下降35.5个百分点。

  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在创新领域的研发投入却在加大。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互联网大厂2021年研发投入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阿里、腾讯、百度。

  具体来看,2022财年阿里巴巴实现营收8530.62亿元,披露的技术投入超1200亿元,意味着技术投入占营收比重为14.07%。

  腾讯在2021年收入5601亿元,全年研发投入再创新高,以51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3%,是2018年的两倍多。

  2021年,百度核心研发费用221亿元,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达23%。

  BAT也一直强调各自在研发上的力度。比如百度的核心研发费用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占核心收入比例超过20%;腾讯自2019年以来在研发上的投入已经累计超过1500亿元;根据阿里官方披露,过去一年,阿里巴巴技术投入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3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

  而在流量红利见顶的情况下,互联网新秀也不得不寻找新的增长点。字节和快手入局芯片,似乎也是其生态壮大的必然之路。

  快手的StreamLake在寻找客群时会优先切入视频AI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传媒、媒体资讯、社交、社区、娱乐,还有传统的如广电行业、通信行业;字节的火山引擎则看好娱乐、游戏、汽车、金融以及零售等应用场景的发展,尤其是网联汽车领域,是云服务重点布局的场景之一。

  但两家都暂未对云项目设定盈利目标。

  “我们对业务的预期并不像传统大厂动辄百亿目标,目前是希望做到视频服务商头部。”于冰称,不论是云还是To B业务,本身都是长跑,需要长期有耐心。

  杨震原也曾表示,火山引擎现阶段还不会考虑盈利问题,但并不代表不追求利润。“我们追求的是可持续的规模增长,简单来说是保持一定毛利情况下的增长。”

  不过自研芯片本身也具有一定风险。如果自身体量及实际需求不够大,便无法摊薄巨量研发成本。“云计算巨头有这个需要,但这并不是每个互联网企业要走的路。”张孝荣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也没有互联网公司有能力推出可以大规模应用的通用类AI芯片。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