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st & Sullivan研究总监朱四明 (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讯 10月30日消息, 由Frost & Sullivan举办的“2009中国企业通信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囊括企业通信产业链各个环节,从设备厂商,集成商,软件供应商到终端用户,议题涵盖企业通信的主要领域,包含智能网络、数字城市建设、统一通信、等前沿话题。
以下为Frost & Sullivan研究总监朱四明在论坛的发言实录:
朱四明: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在数字城市管理和互联网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些题目叫做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其应用。互联网在中国由十多年的历史了,城市管理再造和产业价值链的进程,这是我们目前要关注的大问题,包括互联网,也包括移动互联网,两块不是完全独立的,互联网包括一个产业链,包括四各环节,移动互联网包括地位的识别,他们彼此间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是运用在城市领域的各个环节,包括无线城市,另外一个在整个产业的价值链,或者叫企业的价值链,这个里面大家也是国家提得比较多,城市的概念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从IBM开始一直有二十多年历史了。这么一个新的手段诞生以后促进了新的发展。
这里谈我们两个方面的新的,无线城市有很多方面的应用,什么是数字无线城市呢?是指市政当局或者是企业投资通过一些信息手段平行宽带能力为市民、企业或者政府机构服务的网络。从结构上来讲分成三个层次,技术层、功能层、应用层,我谈的很多都是从最终应用角度谈,包括移动通信、移动支付,PE服务、还有其他增值服务。把他们的服务放在一起产生各种各样具体的服务,包括市民通话、信息发布、移动支付、导航,移动的电子商务,推出了非常多具体的应用服务。
从目前的三个方面来讲应用最多的还是政府,而且政府是无线城市的最大推手,政府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但是我们归纳了一下,全国30多个省市看了一下,分成发展计划、经法系统、科教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城建交通系统,所有这些系统办公室移动化。第二个是相关的服务,这是目前应用的第二大特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政法公关局,这是城市方面的应用。
另外一个是无线产业,所有的服务包括基本的通信和信息服务、支付、位置服务,综合服务。第三个个人服务,个人服务是分层次的,比如说低层的应用,导航、移动电子支付,移动博客,最终移动社区,整个数字无线城市里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从设置里面基础设置的完善,增强数字支撑,扩大应用,这个里面是我们关注的设备企业、运营企业、运营商、其他的软硬件企业都可以在这个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产业链有终端设备生产厂,IBM这样的软件提供商,还有设备制造商,这是物理系统的建设。第二个提供内容的,有服务提供商和服务运营商,服务运营商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网络运营商,就是我们传统的三大运营商,最终把我们的服务提供给终端用户。
目前城市建设模式有四种,一种是政府主导的模式,一个是运营商主导做,还有运营商合作的模式。另外国外有共享的模式,利用一些热点的机构或者是个人把你的资源开放出来,共同形成一张完整的网络,这个投入是非常少的,连接成虚拟的网络社区,所以这个是用得比较少的模式。
现在在国际上来看已经到了十字路口,目前的发展并不是非常好,上十几90年代从接入到现在的运用,很多发展都是平稳的发展,包括启动高峰,运用上的高峰,然后放缓,然后又回来,现在是徘徊期,徘徊期的主要原因是商业模式不清晰,我们这一轮做完以后最终产业要能够运作非常好的话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机制,现在是没有的。
国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现在发展应该非常好,包括我们国家的政策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我们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包括3G拍照的发放,整个数字城市发展面临了非常好的机遇,目前全国有20多个城市进入了无线数字化城市的建设。这么多城市做了数字无线建设,主要是上网的运用,基本上无线政府比较多,无线产业,无线生活做得不是特别多,整个来讲服务还处于前期建设阶段。
在国内有四个趋势,一个是范围扩大,很多人把中国作为一个完整国家来看待,因为我们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而且地域特别大,中国有很多一线发达的城市,也有很多不发达的城市,青海、宁夏四个省的GDP增长非常不平衡。第二个是技术多元化,第三个应用增多,第四个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主要是运营商包括设备商参与的方式,这个模式越来越亮化。
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瓶颈,我这边主要谈一些遇到的问题以及我们相应的解决方案。一个是缺乏清晰的发展规划,我们这个城市发展数字城市到底干什么,没有前期的规划。我觉得在三方面发现这里面有几个机构参与,包括工信部,华为,还有政府,其实他们各方面的需求点是不一样的。目前中国产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第一个是升级,我问黄石的一个领导一个问题,怎么样通过数字化建设促进网络平台升级,现在大家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我们的热点话题是政务、产业、信息化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包括国内外的标杆,再就是城市规划,包括定位、目标思路,规划的内容以及商业模式,投资、运营模式,还有一个管理体系。第三个是实施,我们会参与实施,包括供应商选择,硬件、软件服务。这是Forst&Sullivan针对数字化无线城市的研究新的。
接下来我想花一点时间谈一谈我们在另外一个应用领域互联网和互联网推动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和结构。服务外包是我们一个重要环节,服务外包这个词语大家是不陌生的,中国从06年开始发展在中国做十大城市,引进一百个国外企业,一千个国内企业,政府给予了非常重要的关注。现在国务院在今年专门出台一个政策,给予了一个非常好的优惠政策,以前给苏州工业园区的政策,包括15%的所得税,包括灵活率利用时间。
各个城市在发展服务外包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大概有三方面:一个是怎么样选择合适的产业,整个外包中国08年口径大概200亿,全球供应市场大概是一万亿美金,这个产业是非常大的,这个里面也包含很多产业,具体到每个城市来讲大概要做什么样的产业,国家给予这个产业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不要重走制造业的老路,因为中国制造业是没有品牌的,为什么中国的工厂可以随便搬到其他地方去,因为我们便宜,所以希望我们中国的发展不要走老路,现在强调做一件事情,所有的地方城市打地方品牌,可以推出一个行业品牌,比如说打杭州品牌不可以,但是你可以说是杭州金融外包中心,现在叫做金融外包基地,你打行业品牌、产业品牌没有问题,不能打自己的品牌。所以希望在我们服务业的角度可以打出企业品牌,希望可以推出有品牌的东西。
第二个是路径,希望通过产业的角度把产业发展起来。第三个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就这一块各地给予了非常多的优惠政策,像无锡发放了30亿的专项资金。像巴乔是昆山的一个镇,发放了10亿的产业发展基金,发展里面的金融服务外包。我们前期有专门的产业取证,发展目标、思路,确定产业链,还有专业营销方案,我们可以做这些事情。
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具体的案例,包括具体合作伙伴以及实施方案。这是我们最近两年做过的特别典型的案例,第一个是长沙,湖南省是在中部的城市,07年的GDP大概是1800亿,长沙的特点非常不一样,全国每四个IT人才中间有一个人是出自湖南的,长沙动漫产业非常发达,长沙的文化娱乐产业非常发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样发展产业呢?首先我们全国有四个中心,北京、上海是不会动的,西部是西安,南边就是长沙,各个产业发展第一步就是人才,现在长沙有一个非常大的IT教育机构安波教育,北京在长沙有大规模的分布点,另外一个是文化创意产业,动漫产业。再往上走是户调中心,长沙有两个公司做得非常不错,一个是快乐购,是做电视营销的,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还有一个做高尔夫方面的中心,打高尔夫球的人80%都是他们的会员。
第二个是宁波,这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副省级城市,07年GDP在全国排前十位,08年是萎缩的,但是他的港口非常好,中国大陆是仅次于上海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怎么样通过外贸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信息服务业应该怎么样发展,而且更进一步怎么样通过这个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是他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宁波服务外包从来没有哪个产业有这么大的重视,市长是组长,三个副市长作为副组长,发改委挺有意见的,说现在服务业想有一个服务外包产业的小组汇报。通过宁波的工作我们大概为宁波确定了一个方向,围绕这个港口和这么有名的制造业,发展生产型的服务业和物流外包产业,所有的产业都是围绕这个产业发展的。上午讲的通信产业的发展实际是比GDP增长属于慢的,我们通信产业没有很好的借到外面的力。
举一个案例,长沙我比较清楚他们的应用,包括户调中心,安波教育现在在长沙培训的学费每年是17000,毕业出来主要是做一些软件的外包,一个月可以拿到很高的工资。是不是这个产业就是不行呢?长沙的人员薪水水平是不高的,以前仅仅是服务的,现在还是,如果是这样的服务可以做营销,可以进入到行业中的应用,我们有一个汽车车载通信的行业,这个是核心产业,这个叫TSP,是整个汽车通信行业最重要的环节,他的载体是户调中心,由从业人员打电话的,他有三个功能,第一个是车辆远程诊断,另外一个是导航,还有一个娱乐。一样的时间三个功能的话大对三个功能是怎么样的要求,这个产业目前丰田是第一家刚刚运作,其他的企业都还在谋划范畴中间,每一个OEM都需要有一个TSP,都需要一个庞大的户调中心,而且一定是高端人员,所以在行业中的运用单单在IBM范畴中运用发展会缓慢,而且价值非常大,成本非常高。
另外一个是服务外包,苏州的吴江市的一个镇离上海红桥机场大概自己35分钟车程,我们规划他们做一个呼叫中心,这个呼叫中心分布在几个具体行业上面,现在叫植物营销的企业,做得是非常好的,整个户调中心会做高端的服务产业。今天我主要谈的更多偏向于应用角度,这也是我目前主要关注的领域。好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