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IT领域也是如此。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计算模式先后经历了大型主机集中处理、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云计算需要大服务器
未来云计算需要“大服务器”
其实,8路以上的X86服务器并非新鲜事物。在此之前,IBM、Unisys就已经拥有了8路、16路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系统,HP、曙光也推出了基于AMD皓龙处理器的8路服务器。不过,8路X86系统的销量一直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双路和4路X86服务器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中小企业用户的需求,而对于金融、电信等少数行业领域的核心关键应用来说,仍然由RISC/UNIX系统主导,包括IBM的POWER小型机、HP的安腾服务器、SUN/富士通的SPARC系列。
虽然多年来X86一直在侵蚀RISC的领地,但在性能、可靠性、可用性、解决方案等方面仍然难以完全取代小型机应用模式;同时,国际大厂往往同时拥有X86和RISC两条产品线,出于自身得益考虑,也不可能完全偏向某一种业务。浪潮集团技术总监胡雷钧在接受IT168记者采访时谈到,过去的X86系统,从性能上来说,确实打不过RISC,但今天的X86服务器已经完全可以覆盖RISC的双路、四路甚至更高路数的服务器。
浪潮集团技术总监胡雷钧:大服务器更适合虚拟化
除了大型、核心数据库需要这种紧耦合、共享
浪潮八路服务器TS850发布仪式
而且,今天的云计算服务还都是周边的一般性应用,未来云计算要进入关键领域,对系统可靠性、服务水平的要求会非常苛刻,对底层物理设备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大服务器’,大型服务器将成为云计算硬件基础的核心,成为云计算的硬核。”
胡雷钧也谈到,对于公有云来说,实际设计系统时是高低系统搭配的结合,而对于私有云而言,其根本是对资源的虚拟化和利用,而最适合资源切分的模式就是资源池,从这个角度看,大机器本身就是一个大池子,只要价格合适,对用户来说一定是大机器更好。
三步走 浪潮高端战略布局
出于“高端服务器是市场竞争战略制高点,高端市场的空间和机会很大,国家信息安全需要国产自主核心关键设备”等因素考虑,浪潮多年前就确定了一定要在高端系统取得突破与发展的战略。
分三步走 浪潮多路服务器自主化战略布局
据胡雷钧介绍,浪潮的高端布局具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企业级服务器,主要面向大型数据库和高端高性能计算,如自主八路服务器。下一阶段则是面向关键业务应用级别的16路和32路服务器,从而形成从单路通用系统到32路高端容错服务器的产品布局。在未来,还要做大型主机系统,以支撑起国家级别的关键应用,如银行、电信、金融等。
目前,浪潮为高端服务器的开发已经在其国家重点实验室兴建了5500平米的实验室,新投入资金5300万元。天梭TS850正是这一战略继去年单款四路服务器销量破万之后的最新成果。
TS850:浪潮首款自主设计八路
演示:TS850的128个线程
可靠性设计:TS850的可靠性设计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
TS850的前视图
TS850的后视图
监控管理:对于身负重任的高端服务器系统来说,完善的监控管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为此,TS850采用了独立的嵌入式监控管理系统,通过100多个
浪潮自主设计的LCD触摸屏,可实现本地可视化管理
节能降噪:TS850在6U
TS850在八个方面实现国人自主设计
八路服务器的复杂布局对厂商的设计实现能力有极为苛刻的要求。据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浪潮技术人员总共阅读了超过1000种基本电子器件的规格。各种板卡的零件数量高达1万个,总引脚数达到5万多个,需要手动布线的
TS850及另外两台基于Nehalem-EX的四路服务器NF8520和NF8560
而今,英特尔Nehalem-EX的问世以及未来Westmere-EX芯片的规划,都让各大服务器厂商看到了X86系统继续往Scale-up方向突破发展的机会,对于只拥有X86产品的国内厂商来说,更显关键。而且,虚拟化、云计算、大型数据库、高性能计算等也为相比RISC更具性价比优势的多路X86系统提供了应用基础。
不过,毕竟对于8路、16路、32路系统,国内厂商还处于初步阶段。面对强敌环伺的竞争环境,面对由国际大厂控制的整个软硬件生态环境,除了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取得技术突破,构建完整软硬解决方案之外,更需要有政府采购政策的支持,何况这类服务器上面承载的系统往往关系国家、产业的信息
浪潮工程师现场给用户介绍TS850
需要注意到,今天国内IT企业在同国际厂商竞争时,已经不是单一产品、单个厂商之间的比拼,而是整个产业链的较量,因为今天中国已经拥有浪潮、曙光、联想、中兴、华为、中科红旗等分布在产业链各环节上的厂商。多路服务器的应用往往是解决方案模式,跟单路、双路产品大有不同,单打独斗难成气候,整个产业需要协作起来。
对此,王恩东指出,政府采购中支持国产货的政策应该落到实处。比如,在招标文件中应该明确规定,服务器不仅要支持Windows、UNIX,也要支持红旗、中标等国产Linux,数据库软件不仅通过IBM、HP的测试,也要在浪潮、曙光等国产服务器上通过兼容性认证。只要这样,用统一的标准去评,才有可能打破美国IT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垄断地位,国产厂商才有可能在产业链的环节上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