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目前是个热度很高的名词,在几个国际大公司推动下发展极为迅速。Amazon、Google、 IBM、微软都是云计算的先行者,一直引领着云计算的发展潮流,除上述公司之外,云计算领域的成功公司还包括Salesforce、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在国内,阿里巴巴、世纪互联等企业也先后试水云计算。有专业机构预测,到2015年,全球云计算市场销售收入将达到1800亿美元。
云计算的流行并非偶然,因为云计算具备现有服务所不具备的众多优点,在与本身实际情况结合可产生高效率。云计算的主要优点包括: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价格低廉。
其实,云计算只是一个统称,它是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广义云计算则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是提高生产力的IT变革,是一种一系列相同核心的商业模式的演变。
目前云计算应用主要分为三类,即IAAS、PAAS和SAAS服务。而这三种服务也就构成了简单自下而上的云计算产业链,各领先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各自发展,产业链企业间的合作较少。
第五,收费方式需结合本地情况。
不同分层服务可以包含不同的运营模式,例如合作运营、托管服务等;不同应用服务与本地化结合科采取不同的收费模式,既可按使用收费也可采用包月等方式。
云计算所倡导的是按需服务,但具体的收费模式以及盈利模式并不能采用统一的方式,必须与本地情况相结合,提供用户使用最习惯、最容易接受的付费方式才更容易为用户接受。
第六,初始用户定位应以中小企业客户为主。
一方面中小企业客户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更广;另一方面,云服务本身是IT服务的延伸,是信息化服务的延伸,中小企业同样面临着信息化的要求,而他们在资金上又捉襟见肘,正好通过云服务的按使用付费节约资金。
第七,运营商必须“反击”云服务。
云计算服务始终由互联网厂商推动,初期的发展过程中,运营商完全沦为通道作用,也正是基于此,各地的运营商也纷纷与近期利用自身资源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云服务。
结合国外厂商/运营商的云计算发展启示,再根据运营商能力与云计算发展特点,我认为国内运营商云计算服务可按打造基础、全面建设、广泛应用、提取再发展4个阶段开展,以实现从初级向深入,从深入向普及,再从普及向更深入的递进形式演进。
在第一阶段,运营商可以改造数据中心资源,提供基于“云中心”的虚拟主机服务,这时候,运营商可以评估自身运营中心的能力,通过外包或合作的形式对数据中心进行改造或扩容。将目标市场定位于有主机托管/租赁服务需求的中小企业、个人网站等,提供最基础的虚拟主机服务,并逐步将现有集团客户部分产品转移到“云中心”上来,通过多渠道营销宣传推广迅速竖立云服务品牌。
随着数据中心向“云中心”的改造,再逐步提供类似亚马逊的“云中心”计算的计算功能和存储功能,将基础服务进一步的完善。
第二阶段,要将“云中心”服务平台化,同时注重平台功能升级,打造多功能开放云平台,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运用该平台开发不同应用,运营商要成为应用管理者,提供专业的应用托管服务。
进入第三阶段,运营商需将平台上的各种应用进行评估与营销,将企业/个人用户需求与应用进行进一步的对接,从中挖掘高价值的应用,通过合作或收购的方式对该应用进行进一步开发与功能拓展,形成更深层次或更大维度的服务。
第四阶段,对平台上各种高价值应用进行分类整合,将不同行业应用聚合,打造企业共用业务平台、重点行业应用平台等平台,最终进行重点行业部分应用整合,打造行业应用聚合服务,例如娱乐社区、商务社区等,提供互动性、实用性更强的业务,实现重点行业在线应用社区化。最终通过重点客户重点投入,在重点行业全面突破,形成各产品线、各重点行业均有客户使用运营商云计算服务的全面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