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亿码科技汤溪蔚先生关于创新的文章和微博,我很敬佩汤先生的创新精神和对创新的执着,也很认同汤先生的观点:创新是互联网的唯一生存法则。只是坐下来想想,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创新还容易吗?
互联网走过了十六年,基本上无突出的创新模式,而这十六年的生存环境肯定比以后的日子要好得多。首先是那时百度对资讯信息质量审核的标准没现在这么高也没这么严格,你可以想很多办法来优化,让百度带来流量,如果内容有粘性还有出头之日。现在的百度要先把你的新网站放在沙盘中来考察。如果你的内容质量不变,重复或抓取信息,你网站就不可能被收录,更没有权重,几乎带不来流量,没有流量就更没人愿意到你网站上发变流量的信息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百度掌握了你的生死权,小网络、新网站就难以生存多了,所以在中国要想在互联网上创新并不容易!
我想对许多美国年青人来说也一样,面临同样的困境:互联网巨头的垄断。只是他们的法律环境为他们的创新提供了支持和保护,所以仍有不少创新模式取得成功。我们不妨从Facebook和Groupon的成功来分析。他们的成功在于他们强调关注用户体验,而没把眼光和精力集中在搜索引擎上,也可以说他们的创新模式就是不依靠搜索引擎。这点也许能给中国互联网创新者一点启示:你要进行模式上的全新创新,并让自己脱离百度。这也就是对汤溪蔚先生的观点做一些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