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欠钱不还,今后甭想投资、贷款,说不定还要被警方网上“缉拿”。记者从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温州市已建立网络执行查控体系,公安、银行、税务、工商、社保等部门将协助法院,全方位查找“老赖”下落和财产信息。
据了解,法院将需要协助查询的“老赖”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将在两个工作日内予以反馈,可提供被执行人身份(户籍)、住址、住宿、出入境记录、车辆登记等信息及提取电子照片。
“老赖”的车辆信息还将被输入公安部门的相关数据库。民警在巡逻、智能卡口及事故处理、办理车辆年检年审、过户、抵押及查处交通违章等环节中发现后,将代为扣留被查封车辆,并立即通知法院。
此外,对于一些情节比较恶劣的“老赖”,公安部门在收到法院出具的有关司法拘留决定书后,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网上布控。警方一旦发现“老赖”行踪,即与法院联系。
记者了解到,温州还专门下发文件,建立全市10多个部门网上点对点的执行查控系统,除了公安机关外,银行、税务、工商、社保、房产、国土等部门也将义务协助法院寻找“老赖”下落和财产信息。
2010年6月,温州市中院和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建立了执行信息对接系统,将案件执行信息纳入银行征信系统,建立“老赖”黑名单。截至2010年底,共有21000人次“老赖”(包括个人和企业)被纳入银行黑名单,多家商业银行据此拒绝了“老赖”的贷款申请,目前已有500多名“老赖”迫于银行黑名单的压力,主动到法院履行债务6000多万元。
“正是将‘老赖’纳入银行黑名单这一做法的成功,使我们更加渴望能进一步拓宽对‘老赖’曝光和限制的范围。”温州市中院执行局有关负责人说。为此,温州市中院积极拓展与公安、国土、房管、工商等部门相关征信系统的对接,努力使被执行人在融资、投资、出境、经营、置产、注册新公司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被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