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互联网>>新闻详情

刘冰:中国互联网渗透率比较低‎

2010-08-20 00:11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作者:浩钧 | 出处:腾讯科技


CNNIC研究部主任刘冰(腾讯科技 摄)

  腾讯科技讯(浩钧)8月19日消息,“焦点——2010企业核心战略与新品发布平台”今天下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图为CNNIC研究部主任刘冰称,我国的互联网渗透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比较大,甚至低于俄罗斯和巴西。

  刘冰称,截止到2009年底,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互联网渗透率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像日本、美国、韩国、英国都比我们高很多,达到70%以上,我们仅仅是比印度高一点,像俄罗斯和巴西都比我们高几个点。

  2010互联网大会会于8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腾讯科技作为本届互联网大会的官方战略合作门户和官方指定独家合作新闻中心,将在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视频和图文直播。并特设立3个现场专访间,力邀业界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产业现状,指点未来趋势。

  作为本届互联网大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微博互动将会大规模地引入大会全程。作为大会官方独家微博合作伙伴,腾讯微博(/yc_uploadfile/201001153140.jpg" alt="" />

CNNIC研究部主任刘冰(腾讯科技 摄)

  以下为刘冰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可能人不是很多,希望我讲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个来有所值的感觉。截止到今年6月份CNNIC发布了统计报告,都有了一些深入研究的开展,我今天想讲在近年应该是2010年上半年以来,我们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点想讲网民规模这部分内容,网民规模保持一个继续攀升,同时手机网民成为增长主力。截止到2010年6月份网民数已经达到了4亿,但是上半年的增长率只有9.4%,而截止到2010年6月份渗透率是1.8%,因为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互联网渗透率他们统计的时间和口径是很统一,这样将我们手头上也到的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一个对比,截止到2009年底,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互联网渗透率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像日本、美国、韩国、英国都比我们高很多,达到70%以上,我们仅仅是比印度高一点,像俄罗斯和巴西都比我们高几个点。

  同时我们发现网民的群体更加均衡,向一个大众普及的趋势一直保持这样的方向,三十岁以上的人群在增加,这是跟2009年底的时候比,同时低学历的人群比例在增加,这两个重要因素的趋势,足以说明我们中国网民结构的均衡性,比我们中国居民的均衡性一直去靠拢。

  同时我们也发现从2009年以来中国的手机网民一直在大量的增长,到2010年6月份,手机网民达到2.7亿,我们分析它的原因,有一个可能大家都会清楚,中国人多嘛,手机用户也多,截止到同一个时期中国的手机用户是8.1亿。第二个原因3G运营商在广泛推广手机上网的普及,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还有终端上的一些应用软件,刺激着更多人在用手机上网。还有一个资费问题,这是促进网民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更加惊人的信息,就是今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增长主力并不是固网,主力是来自于手机网民的带动作用,大家可以看到左下角的饼图,2010年新增的网民中,有42.4%的人只使用手机上网,有19.4%又使用手机,又使用传统的PC互联网固网的接入方法去上网。还有不到40%的人只使用电脑上网,从而我们可以看出手机网民、手机应用已经成为互联网网民增长最核心的一个推动力,最重要的一个推动力。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手机和整个网民群体里边,手机和固网网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2009年底的时候,我们发现有8%的网民只使用手机上网,到了2010年的上半年我们发现有11.7%的网民只使用手机上网,这两个数据是什么样的数据呢?2009年底这个数据是三千万,2010年6月份这个数据是五千万,将近五千万的手机网民规模,而这五千万的手机网民是只使用手机登录互联网的,不使用PC,不使用传统的电脑上网,这么大的一个趋势,我想大家都能够去关注和重视,这种移动和固网之间的融合态势已经非常非常明显。

  刚才我们讲了这个网民的增长,也讲到了固网网民的增长,真正起带动作用的可能是来自于手机网民的带动,同时手机网民的爆发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趋势,还有网民结构里面,向大众结合,互联网已经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东西,应该是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的,我们来看一看个人应用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互联网应用的深入在不断提升,但手机上网的应用深度偏低,具体我在后面做一个介绍。

  那么截止到2010年年中中国网民平均每周在网上花的时间是19.8个小时,接近20个小时,而同样是这批人群,也就是中国网民,他们在电视媒体上消费的时间每周是12.4个小时,这个电视媒体号称中国第一大媒体,可见在网络面前它还显得稍微的弱了一点,但是我想展开一点,我们没有一家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可以赶超任何一个省的省台,虽然流量上和占到的眼球足够多了,可以跟省台相媲美,但是没有一个广告收入超过省台。

  手机网民大部分时间是在业余时间,有77.3%的时间在业余时间通过互联网,7.5%的人考虑去工作时间登录。而电脑网民里这个比例稍微均衡一点,业余时间是68.9%,然后工作时间是7.4%,而两个时间都用了互联网的人将近24%,23.7%,这个数字做一个参考,可以去衡量我们网络跟网民生活的相近度。里面要提出来这个数字是把学生群体排除在外的,因为学生群体的时间不好统计。

  然后互联网应用也在多元化的发展,服务的内容更加精细化,这个网络聊天、网络新闻、电子邮件,以前在中国网民当中占比非常高的,现在依然占比很高,但是增长放缓,里边的网络购物、网上办公等等互联网的应用,跟工作、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应用,这个比例增长是非常快的,在所有互联网应用里面,它们是居于前茅的。

  举一个例子在互联网初期的时候,买的是书籍和音响制品为主,但是现在是服装和家居饰品,还有手表,这个远远高于个人的书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这只是举一个例子,其实在看到很多的表现。2010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网络应用有网上支付、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社交网站和旅行预定。我们预先在这个群体里面,半年群体规模就涨了30%左右,前三名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增长是非常可怕的,可以预计这个群体增长会在60%以上。当然网络炒股降下来了,可能因为咱们今年上半年股市不够好,在2009年年底报告公布里面,社交网站的位置是被网站炒股替代的,前五位都是电子商务相关的应用。

  刚才我已经介绍过了,手机应用较低,我们对比了电脑上网应用的总数和手机上网的应用总数,平均每个固网上网的网民,他们用PC的互联网应用将近8个,而使用手机上网人群不到3个,这个比例足以可以看出来手机上网,手机上的应用还是要略微欠缺一些的。我们来看一看手机应用深度不够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点肯定是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设想在互联网的初期,我们用固网,用PC上网的应用是什么样子?大家也看到我用的是2007年3月份的统计报告数据,大家可以看到网上聊天比例不是非常高的,应用也不是非常得广泛。

  第二点,操作系统不统一,制约了应用的丰富,手机与电脑不同存在问题,前不久我也听到据说GOOGLE开发系统的价格是两万多一个月,种种的成本给我们的应用产生了限制。到了手机上你要根据自己的手机型号下载不同的版本,而且有的可能只能开发一个,别的操作系统不能用,这个都会很清楚。

  第三点就是手机特色优势的挖掘不够,目前多数手机应用只是简单的复制传统互联网的应用,与国外相比这块落后非常多,有了这三点,我们认为可能是手机互联网应用深度不够的原因。

  刚才我们讲了个人应用有这么几个特点,我想做一个总结,一个互联网在网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这个不用讲了,看看在线购物的商品种类就能知道。第二个应用更加多元化,应用更加精细化,原来从娱乐、沟通,到电子商务,里面的内容更加清晰。第三部分是应用结构化,大家也看到那个比例了,增长最快的是在商务领域里面。第四个是手机互联网的应用深度偏低。

  其实在所有互联网的统计研究里面,一定要重视到我们除了网民的存在,还有传统的企业他们对互联网是怎么认识的,他们怎么来使用互联网的,这个也会在我们以后的统计报告里面进行一个公布,到时候也是免费给大家共享。这个时期我们发现企业应用在个人互联网应用的带动下,企业互联网应用在快速的发展。

  2010年在线购物的金额,我包括机票和商旅的预定,这个购物的金额达到2206元,今年下半年发布第27次报告的时候,中国在线购物的金额将会突破五千亿,继续保持一个100%的增长,因为这次展现的有限,其次2008年到2009年,到2010年一直保持着100%的增长。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在2009年是超过3.6万亿,那么在2010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已经是2.3万亿了。

  同时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务认识到互联网的价值,并尝试着利用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上的相应投入也在不断增加。2009年淘宝付费的卖家就达到了40万,占全部买家的20%,同时我们也看一看我们在2009年做的六省市企业的调查里面,也发现使用企业进行自建站或者网络营销的比例也相应有一些变化,有一些提高。

  整个2009年网络广告市场呢,已经达到190亿,其中搜索营销就将近70个亿,这些钱被谁分走应该很清楚,阿里巴巴和百度的付费用户,阿里巴巴的付费用户的收入在2009年全年是38.75亿,百度是44.48亿,其中也会调研一下他们用户的数量,阿里巴巴服务的企业用户数超过60万,而百度的活跃网络营销客户超过30万,而这些数字对比2008年或者以前都有很大的增长。而且我们今年的统计也发现了,2010年他们的用户数依然在增长,收入也在快速的增长,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更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互联网。

  但是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这里举一个例子,这家公司做的网站,它应该投入了很多钱,据说是国际一流的网站公司设计的服务流程,在2010年第四年开通了在线服务的售票系统,甚至承诺可以向它的会员提供多积分的优惠政策,于是流量非常快的增长,结果发现又下来了,原因是什么呢?我上网简单去看了看,这是我举的一个网民的使用感受,国航网站的,传统企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有这么大的作用,整个后台系统不足以足够承载,服务交互流程不够易用,不够优化,对它的服务平台,跟互联网相配合的呼叫中心承载量也不够,买票和接受服务的电话打不进去,造成了用户的流失,然后2010年这个网站的流量就降下来了。可能说他们已经重视到了互联网应用的重要性,但是在应用手段上真的还是尚且不足。举这个例子应该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公司了,举这个例子其实我们在中国的传统企业更加需要我们互联网人去帮助他们,更好的更准确的用互联网,也不要让他们在这个领域花太多的冤枉钱。

  我们不仅要想到,同时你要做到,可能我们很多企业,我刚才讲过很多企业重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并没有做得非常到位,所以我们呼吁不仅要想到,而且要做到。

  对比以下的特点,GOOGLE大家都知道,用的是直销,用户直接购买关健词,而国内是通过代理,通过代理都有问题了,每一个厂商只允许代理卖自己的产品,百度你只能卖百度的,不能卖GOOGLE,它的经销商只卖自己的产品,对终端用户去讲的时候,只会讲自己的产品好,但是并不代表说我这个企业就一定只适合于只用阿里巴巴,或只适合用百度,我花了钱没有收入,或者说我适合做进出口生意,结果用了百度,而没用GOOGLE,更倒霉了。这里边我们就需要告诉我们的终端用户传统企业怎么样更好的去用网络营销的手段,所以我们建议造成这种代理模式盛行的原因,国内企业主互联网商用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要教会他们更好的利用好互联网,为什么要做好这件事情呢?中国的经营个体,统计局公布有四千万,而我们中国现在可以看到,百度和阿里巴巴是做得最好的企业,他们用户是什么规模?没有通过百万级,几千万的用户如果都做好,都上榜的话,都会获得什么样的收益,所以我们呼吁大家以客观的方式,真正教我们的客户重视互联网,开始使用互联网,我这里指的客户是传统企业主。

  刚才我总结了企业应用,有这么几点可能总结一下,一个是互联网企业应用的价值在凸显,这个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第二点企业应用互联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应用爆发促进相关服务市场增长,传统企业认识到互联网应用的重要性。

  这个隐忧是什么呢?大家发现有一个新的名词,叫数字鸿沟。我们发现数字鸿沟可以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来形成,在国际上互联网的渗透率、普及率等在拉紧,但是在我们国内呢,这个距离在拉大,我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城乡之间的互联网普及率,一个是东部和西部的互联网普及率,两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去重视到的关键因素。

  它不光是在互联网普及率上拉达,同时在互联网的应用深度上也存在差异,平均农村网络应用是7个,而城镇网络网民的应用是8个,我们说网民当中也是有差距的,透视我们也发现农村网民更多集中在什么?能够跟城镇网民相比的是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所以我最早就听说很多网络游戏厂商搞农村包围城市,这肯定是取得一定效果的,农村玩家的渗透率比城市网民这种玩家的渗透率要高一些。在其他领域,特别是商务领域,农村地区是非常落后的,我想用游戏那句话也一样,我们的电子商务是不是也必须包围一下农村地区?我们有一些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当然是呼吁了。

  数字鸿沟的危害简单读一下,加大信息和知识的落差,限制落后地区的发展步伐,加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侵蚀落后地区的发展基础,加大经济发展差距,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大参政、议政机会和能力的差距。

  分析一下造成国内数字鸿沟拉达的技术问题,是社会性的综合问题。第一个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与互联网之间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互联网的普及完全是一个经济发展显性的指标,反过来数字鸿沟会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大家看这个图,是我们内部用的,这个大家都能够看到,红线是互联网普及率,蓝线是人均GDP,这是各省的,几乎完全相关,相关值达到0.92,也就是说每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显性条件里面互联网普及率就是一个显性条件。

  我们来看第二个因素,我们也发现这是国外的研究发现,在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的普及率每提升10个百分点,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1.12个百分点的带动作用。互联网对于经济的反向作用也有,数字鸿沟在拉大,两者之间经济的趋势或者差距也在拉大。

  第二点人口素质的差异。没有网络、没有设备的问题,在政府不断努力下已经大大缓解。第一个是实行了村村通工程,第二个,随着经济危机以后,我们国家推出来家电下乡,电脑、手机早就在家电下乡的目录里面。真正的制约因素是不会上网,农村的网民真的是不会上网,而且在网上找不到他的应用。

  第三个城市化进程。第一就是农村中互联网增长最快的近乡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第二农村中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进入城市,会带来数字差距的拉大,所以有这么一个建议,我们需要更多从社会角度寻求解决之道,单纯倡导普遍服务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数字鸿沟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数字鸿沟与经济不均衡,人口素质差距等因素是相互影响的,没有政府的强力介入,只会进入恶性循环,鸿沟越来越大。第三解决数字鸿沟问题需要政府的引导,例如利用政策吸引外来务工人员返乡。

  最后我想总结,也不用谈太多总结,主要就讲了四个中国互联网发展现在的特点,第一点就是网民规模持续攀升,手机网民成为增长主力。第二点就是应用深入的不断提升,但是手机上网应用偏低;最后一个高速增长隐藏着隐忧,什么呢?就是互联网数字鸿沟在不断拉大,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介绍的内容。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