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研究院研发部副经理张云勇(腾讯科技摄)
视频:中国联通研究院研发部张云勇演讲
腾讯科技讯(李松伟)8月18日消息,中国联通研究院研发部副经理张云勇在2010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云计算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电信运营商做事的管理是标准先行,统一的标准也是诸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期望。
张云勇指出,运营商把期望的云服务像互联网一样简单,像手机那样兼容计算标准,本身具有更强的应用加载能力,应用交付能力,以及更加开放的业务发展能力。
2010互联网大会会于8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腾讯科技作为本届互联网大会的官方战略合作门户和官方指定独家合作新闻中心,在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视频和图文直播。并特设立3个现场专访间,力邀业界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产业现状,指点未来趋势。
作为本届互联网大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微博互动大规模地引入大会全程。作为大会官方独家微博合作伙伴,腾讯微博(/yc_uploadfile/201002440274.jpg" />
中国联通研究院研发部副经理张云勇(腾讯科技摄)
以下是中国联通研究院研发部副经理张云勇演讲实录:
张云勇:我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中国联通。中国联通也是作为我们互联网协会的理事单位,所以我们每年都会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会。今年互联网大会与时俱进,开辟了几个热点论坛。其中,云计算的论坛是这里面重中之重的论坛。
前面,各位专家关于云计算的概念,一些发展的历程,一些历史介绍的非常好,我本人也很受启发。下面,我是从运营商这么一个视角来谈一下我对云计算的一些初步的认识。因为这个时间是按照半个小时准备的,我会把一些要点给大家报告一下。
首先一个要点,我们谈一下从通讯角度的视野来看一下什么是云计算。我们首先看一下通讯网的发展过程。整个发展过程就是计算机引入的过程,最早是人工的呼叫,总机呼叫,到后面程序接续,利用程序来实现自动的接续程序。到后面变成软交换,以至于到后面产生大量的技术。大家可以看到,技术发展的过程,是从模拟到数字化,再从数字化到计算华这么一个过程。
第二点,从技术发展过程,我们本身也是一个云计算的过程。最早八十年代,我们知道每一个企业都会有一个中心交换机,一个小交换机,为自己的企业做一个服务。之后,运营商把一些小交换机收为公了。同时,利用这些收回的资源,利用技术来为一个一个的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大大节省了这些企业的投资和运营的成本。
所以,从这两个视角来看,实际上我们通讯网络发展的过程以及用户对我们通讯网的业务交流的过程,本身就非常类似于我们云计算的一个概念,一个体系,这是我讲的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要点,我们看看云计算的一些定义。关于云计算的定义,百科全书上给了几十种至多,我这里摘录了比较典型的云计算的定义。其中最要点的,它把云计算的思想起源于我们最早的PS天网。当时云计算,是将PSN交换网当中,透明的骨干的交换网称作云。所以说,云的概念是这样出来的。
说了这么多,我就简单小结一下我第一部分的要点,通讯技术和业务正在趋向于计算技术与应用,同时,计算技术与应用正在趋向网络和服务提供。所以CT和IT真正走向融合,云计算正是这种融合的产物,也就是通过公众通信网络整合我们的IT资源,并向用户提供技术能力及应用服务。再通俗一点来讲,什么叫云计算,云计算就是IT和服务。
所以我们提出了公众计算通信网,是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融合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之后的信息处理网络。它是利用传统的接受路由传输要素基础之上,引入了一些新的虚拟能力,一些虚拟的调度的机制,以及新的业务开发的东西。同时,在服务这个层面,我们的公众通信网会让公众使用电脑,使用计算服务就如同使用电话一样方便,一切计算和存储能力,就如同通讯接入一样,将由我们的通讯接入网络服务商提供的,这个是我们提出非常概念的框架。
什么叫做公众通信网,以电信网为基础设施元素之一,就是以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为元素之二,以计算机网为元素之三为体系框架。接下来就提出一些架构。我们说一下它的层一、层二、层三的架构。这张图比较抽象,是一个IT的模型。在层3,我们提出一个比较新的云计算的架构,这里面有几个要点与传统的IT厂家提的云计算的概念不太一样。第一个不太一样,我们认为网络是云计算的核心用户之一,甚至是最核心的用户之一。而不是像IT厂家提的,云计算就是在虚拟化,我们提出网络是虚拟化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如果,云计算是一朵云的话,我认为网络就是一个空气。没有网络这个空气,这个云就是一个虚无缥渺的云,甚至会变成乌云,这是第一个要素。
第二个要素,按照SAAS教科书分的,我们不认为云分成内部云、外部云等等,从公众视角来讲,更愿意分成普通公众云和虚拟专用云。就是类似于我们的公网和专网。除此之外,我们在两边加了两个两个系统,左边是业务支付与支撑系统,右边是安全与可信保证系统。这是我们的架构。
在这里,关键技术有非常多,我给大家念一下标题,有我们的虚拟化技术,这里的虚拟化技术尤其强调我们的X86和小机器的技术,现在所有的机构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包括DMTF,它并没有解决小型机和X86的互通和互操作的问题。但是现在小型机仍然占据着半壁江山,甚至更多。而且短期之内,云计算也不仅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我们有很多大客户也同样是这样的。现在必须解决易购的协同处理。另外我想强调的的是绿色IT技术,目前关于节能减排有很多,需要同PCFE四个纬度来统一解决这个绿色节能的技术。光从一个角度来解决,实际上是不可靠的。目前,绝大多数都是要优良的,上通风、下通风,这对PUE是有改进的,要从PCFE四个纬度全面地来解决。
还有一个技术是网络架构虚拟化。具体来讲,从网络的承载以及网络的一些交换的控制,都需要跟我们的虚拟化云计算相结合。这里头会诞生一些新的社会形态,比如说我们新的一些云交换机,云处理器,也就是说,以后可能不仅仅是卖一个普通的交换机,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卖一个策略,可能是云交换机,或者叫云终端。
讲了这么多,本来云计算的理解,经过这么一讲,可能就更云里雾里了。第三个,就从落地的角度,给大家讲一下,运营商现在比较有可能的,也是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的典型的案例,就是我们BDC,也就是我们的虚拟数据中心这个业务。
需求当然有很多方面,最主要的需求,一部分是企业本身要求清资产,尤其金融危机企业要顺利渡过这个难度,本身不可能什么软件都自己买,什么硬件都自己买,所以更喜欢采用租用的方式,这是需求一。第二个问题,即便这些IT产业有能力,有资金购买它的硬件和软件。本身来讲,它开发软件的成功的风险非常大,所以它更愿意借助于运营商来为它的开发做服务。比如说,开发10个增值业务上网公测,可能最后真正成功的,最后就是一到两个,其他的八个都不成功。所以更需要跟运营商弹性来沟通。公测的时候,要有满足于10个业务的资源。公测完了只有,只有两个业务存活下来了,它要有弹性的释放。第三个需求,即便这个厂商不在乎钱,完全可以满足这些业务。它的内部测试完了,必须进行外部测试。运营商提供的环境才是真正的环境,所以它需要运营商提供的可运行、可管理,贴近实际运行和网络的官员。第四个解决开放,现在所有的SP,包括以后的AP,叫做个人开发组,他们的开发门槛依然很高。光是一个QQ软件来实用联通的3G手机,操作系统就有很多款。同时每一款操作系统也不并不是大家想的平滑的过渡,本身也有很大的实验。所以希望中国联通,希望运营商能为他们构建一个比较开放的PAS平台,所面向他们的就是一个一个标准的贴近于自然语言的一个脚本的开发工具,而不是我们的一些交换语言,所以我们梳理一下,有这么多的需求。
在这样的需求之上,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架构,就是一个转型的架构,具体来讲,分三个层面。IS,我们就同IDC的机柜、机框,包括电力,包括机房的一些突出托管,我们向我们的虚拟计算和全球资源的输出转变,也就是说,实现从卖机柜、机框甚至卖地皮,向卖计算存储能力方向转变。我们河北公司也在做的VPS的阶段,也有下一步的阶段,甚至还有一个大规模的联合的协同的数据中心的一个阶段。
PAAS层提供四种引擎,包括我们的定位等等。开发一个增值业务,需要大量的平台。通过我们通信业务开发的引擎,就为它屏蔽这个能力,做到快速开发。第三个是应用开发的服务引擎,第四个是广告服务后部的引擎。在PAAS,我们是与第三方合作运营。在SAAS是完全让第三方的产业链来打造一个,在我们PAAS的基础上,来打造一个全新的生产。
为了实现我们的这个PC间的架构以及实现我们的这个服务模式转型,我们当然认为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的。在这里,我们罗列了一下。第一点,我希望大家达成一个共识,我们的计算机也好,我们的服务器也好,这些存储资源,本身来讲作为一个运营商来讲,要当做一个网络元素来看待。运营商一说什么重要,就说网源。我认为把计算机和服务器当做一个网络服务来看待。运营商做什么都是标准先行,最好打到我们的ITYOU,而不是像PTEF那样的一个标准。我们希望像互联网一样简单,手机终端那样兼容的计算和标准,这是我们第二个建议。第三个,云提了很多了,它的上面的业务要扩展。所以我们提到了,要有更加强大的应用加载能力,应用交付能力,以及更加开放的业务发展能力。
所以,我们希望最终的公众计算通信网能够使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便捷、智慧、分享、高效、低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