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来说,Ozzie的战略就是要为用户提供Google云计算能够带来的好处,但不会让他们放弃目前使用的软件、过程或者做法。这是一个有趣的信号,虽然有人可能认为微软的目的是想让它的网络服务和它的桌面软件更紧密的结合起来,继续长期以来的交叉销售做法并且锁定客户,但"软件加服务"确实能够为用户提供很多好处,这是不容忽视的。
Office Web Apps无疑会吸引住那些正在考虑免费的Office竞争对手比如Google Docs、Zoho和OpenOffice.org的用户。而那些只偶尔用到Office文档的用户将不再需要购买完整的Office套件,这会特别受到Linux用户的欢迎。SharePoint基于使用的定价模式对于那些担心自己能不能管理和维护服务器中小型企业也会非常具有吸引力。
但是,微软新战略的最重要的方面也许是如何改变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传统的依靠软件销售与升级获得收入,逐渐转向通过全天候的软件服务来获得收入,无论是软件销售、根据用量收费,还是靠广告挣钱。
这种想法肯定会让一些客户紧张,但微软的战略转移会有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比如,为了增加广告收入,微软一定会鼓励开放网络标准,这将让未来的IE版本中对标准的兼容性更好。而更让微软向往的是,服务收入、广告还有Azure平台可以减少它对那些传统软件的销售收入的依赖。
微软太大无法成功?
不过很多分析者认为,微软理想中的光明未来不可能那么顺利的到来。在Ozzie击败Google之前,他首先必须面对一个更可怕的敌人:那就是微软自己。一些分析者担心微软的竞争精神已经不可挽回的萎缩了。他们警告说,微软的创新能力由于内讧和官僚问题等等管理上的不善而受到了阻碍。
这些问题在微软的反对者中引起的反响尤为强烈,他们反对微软不公开文件格式、隐藏API、捆绑产品、还有把力气用在很多负面的市场活动而不是用于创新上。人们确实有理由希望Ozzie不会跟着比尔盖茨在这些方面带起头来,在2005年的备忘录中,Ozzie曾经鼓励微软产品团队"充满活力的竞争,而且负起责任",例如允许外部的开发者充分和平等地访问Windows API,但效果并不显着,毕竟旧习难改,微软确实太大了。
如果Ozzie不能重新培养起微软的创新文化,有些战役就已经注定丢失了。Steve Ballmer自己承认微软"搞砸了Windows Mobile 6.5",把智能手机的阵地拱手送人。Office 2010的明确目标是要提供"跨越PC、手机和浏览器的最好使用体验",但是如果Windows Mobile 7再次令人失望,这一目标显然也无法完成。
微软不能再接受这样的失误了。如果Ozzie无法扭转微软的企业文化,微软的未来必然是艰难的。微软2009年的200亿美元营业收入依然让它高高在上,但这只能保证微软不会立刻消失而已,它不能眼睁睁的看着Google等竞争对手来支配计算市场的走向。作为扭转这艘巨轮的舵手,Ozzie的工作激动人心,但也注定充满着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