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互联网>>新闻详情

浪潮CEO:国家应促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

2010-03-15 15:08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人民网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就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等问题回答了人民网记者提问。

 

 

  记者:您曾经说环保、新能源、电动汽车咱们和世界的距离并不是很大,基本上都是同时起步,唯独信息技术这块从起步就存在差距。作为重点产业区域进行开拓发展,不知道您在这两天会议上有没有得到政策上的扶持?

 

 

  孙丕恕:网络信息技术是基础,因为需要高深入的计算等。离开这个基础,生物技术等方面都面临不少的困难。但是信息技术应该是正在追赶的技术,所以国外的产品占主导地位,电脑、手机、笔记本大家用得比较多,国内国际并不是关键,但是大型系统、主机还是国外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记者:这是整个行业里的基础,也要有主导地位?

 

 

  孙丕恕:这是最核心的产品,我们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进行突破。所以在“863”计划上列为一个重点。大家感觉国外的产品更放心,国产的刚开始还有不安全、可靠性等问题,出了事谁来担这个风险和责任?所以我们要追赶,从追赶再到赶超,包括现在提出了“云计算”,但是国内提这个概念就不完全认同。要引导这个潮流、标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是恰恰是在这块,国家应大力发展。因为这是所有行业的基础,缺乏这一块,国家信息安全等都带动不起来,依然有巨大的风险。因为整个系统都是由国外产品来搭建,安全性从何谈起?假如系统瘫痪了,金融、电信、银行就都无法运转。因此国家在863中定为重大专项。

 

 

  记者:省专项的规划对这些产业技术有没有特别的扶持?

 

 

  孙丕恕:对高端服务器、海量存储都给予重大专项支持。另外,在今天,服务器发展到了今天,也可以在高端领域里和国外产品产生竞争。

 

 

  记者:相比其他的发达国家而言,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可以说还处在产业链低端,政府一直在呼吁,中国经济要进行产业升级,请您谈一下具体在信息技术而言,您觉得产业升级的突破点是什么?

 

 

  孙丕恕:有两个突破点,在两个层面展开:所谓的低端,一个是系统设计方面还有欠缺。比如说盖一个大楼,大楼的设计的水准还不完全够;第二,其中的核心器件还存在问题,我们有很多无法制造,只能依靠进口。低端就是加工业,人家拿来器件我们给加工。我认为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个是在设计上;这一环要是突破了,才可以引导元器件应该用什么。比如大楼设计师说需要用大理石。意大利大理石好,可以先进口。过几天我根据自己的设计自己也可以做这个大理石。这就是核心元器件的突破。这样就逐步摆脱低端上的问题。

      说到核心元器件,一个是处理器,当然不光是英特尔的处理器,还有存储器。第三是个TFT就是小液晶屏幕的显示,现在国内这个方面比较热烈,这是好事。我在建议里提出,国家是否应该重视存储器,现在总量占全球销量的46%,但是全是进口的,在这个层面呼吁大家和中央政府是否能够高度认识这点。

 

 

  记者:去年您提的提案是关于加快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在这个提案的反馈是什么情况?

 

 

  孙丕恕:国家在推进过程中,但是里面筛选出哪个需要保护的信息系统,国家在做调查,也制定相关标准,还明确了一些牵头部门,从政策层面,标准层面,技术层面的准备。第二,国内厂商关键信息产品技术上取得突破。所以现在讲自己突破了,可以解决了,可能就会对整个安全保护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记者:今年您的提案,您提出的是国家信息安全方面的?

 

 

  孙丕恕:是的,还是围绕信息化安全,实际上不光是我们现在来说的简单网络安全,比如说黑客攻击、防病毒,是信息系统,包括终端在内的电脑、笔记本,木马还有主机系统,这种存储系统是国产还是国外的?如果是国外搭建的,他们远程维护,数据是否安全大家就不得而知了。

 

 

  记者:浪潮第一个八路服务器下线时,也说过一个观点,在高端服务器领域,在国内肯定是第一,在国际水平上处于什么地位?

 

 

  孙丕恕:在国际上不是第一。因为在国际上我们的占有率不是特别高,只在6%到7%左右。现在和国外的差距一个是规模上,整个在低端上我们有规模的问题;在高端上,今年我们会发布八路服务器,刚才提到的四路服务器,甚至还有12路的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在技术上同步了。一旦技术上同步,就可以直接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下一步就是推动市场认知的问题。这也是国家863重大专项实施带来的机遇,我们也是通过多年在服务器研发和市场的积累,不能说等着爆发,毕竟还是形成了一定的能力。

 

 

  记者:因为咱们这个服务器最终的终端市场还是比较高端的机构才会使用,政府在未来市场方面有没有给予国内企业类似这种自主研发企业一定的政策上的支持?

        孙丕恕:政府也在支持,比如说政府采购。什么叫国产产品,也在做相关定义,大家都在进行这个方面讨论。另外,我们把产品和用户结合在一起,在研发层面上就考虑哪个用户在使用,比如说银行,谁最需要个系统,哪个行业被国外垄断了,我们现在就想打破这种垄断,慢慢推动。

 

 

  记者:本土企业在进行推广时更有优势,因为和国内需求贴合得紧密。

 

 

  孙丕恕:这是一个方面。但是从使用习惯上形成了国外产品为主,所有系统都是在别人的主机上开发的,迁移出来用国产的主机,心里就不放心。因为原来运行得挺好,现在用这个系统稳定吗,所以存在这个方面的顾虑问题。

 

 

  记者:通过高端的技术能够把这些顾虑打消吗?

 

 

  孙丕恕:把研发系统结合在一起,把他们的系统迁移到我们这个系统里来。我在建议里也谈到,要搭建国产产品的应用系统,就是说这个应用系统全部用国产来搭建。比如说交给银行、电信,渐进式进行使用。不是把所有的系统都迁移过来,先易后难,先小后大,逐渐迁移,也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国产的设备发现一些问题,逐步形成替代。

 

 

  记者:如果推进的话,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孙丕恕:这需要国家主导,用户的认可,国家搭建这种实验网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形成了政府采购。人民网记者:这个方面国家有政府推进的信息吗?

 

 

  孙丕恕:有,国家计委前几年就有这个想法,就想搭建一个国产示范平台。

 

 

  记者:浪潮是国产品牌里第一,在国内市场上,浪潮同国际品牌IBM相比,差距有多少?

 

 

  孙丕恕:国内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是国产品牌里第一,所以我们现在讲一直是在量上,主要还是在高端上,我们现在不能共用相关的产品,马上我们推出八路就是重点突破,四路已经领先,现在我们还要跟上14路,一系列下来之后,我们产品系列都全了。

 

 

  记者:在信息领域,近一段时间出现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概念,比如说您说的“云计算”“智慧地球”、“物联网”这些对老百姓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孙丕恕:我认为这些概念提出,会加深老百姓对信息化应用的需求的拉动,因为大家觉得试一下云计算是什么意思。拉动应用各种网络,实际上就比较普及,这就带来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的发展。物联网出来之后,数据量就大了,每个屋都要有一个标记,就会出现传感网,实际上就是把数据传上来,进行整合、处理,对设备进行应用。对整个服务器端产品的应用,就会提到一定的高度。现在提出怎么强化大家信息化在生活中的地位,实际上就一个融合问题。讲物联网的作用,实际上就衍生到家里,把电视、冰箱、空调都连起来,真正改变你的生活。打开手机以后,冰箱也开了,电视也开,整个系统就变得不一样了,老百姓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去了。

         记者:云计算这个概念的提出会拉动老百姓对它的需求,而服务器厂商会扩大这个方面的需求,浪潮是在这个其中处在什么情况?

 

 

  孙丕恕:我们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云计算总体方案的供应商,因为很多客户知道这个词,但是怎么构建云计算的平台,或者云计算怎么用,他们不太清楚,我们要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你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们现在第一个职责。

 

 

  第二个职责,我们要计算云计算里的核心设备,大家都谈云计算和物联网,但是里面的关键技术和设备自己怎么做,还是空洞的,还要依靠进口的,所以关键技术和设备我们要自己做,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这样就变成云计算是安全可靠,主要是服务器存储,包括虚拟化技术,这些是云计算里的相关技术。我们还要变成一个产品供应商,一个是方案供应商,用别人的产品也可以做成方案供应商,但是这不利于解决根本问题,发展一个新兴产业,不光是业务模式好,还要提出核心的技术,才可以使整个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当然国内这种新的模式,比如说各种互联网,腾讯或者搜狐,都是很好的营业模式,但是如果这里有一个技术产生就更厉害了,应用技术也是这样的。

 

 

  记者:人们说随着云计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量的计算会放在云端,对个人的电脑性能要求会低一些,这样对浪潮制造核心设备的公司,计算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

 

 

  孙丕恕:是这样。因为云计算对终端产品要求点多,你可能和手机和很多东西融合在一起,不一定要拿着笔记本了,你也不关心服务器在什么地方了,这里就对服务器存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求越来越高了。比如说NC又开始说这些概念,又重新转换出来了,但是和原来不一样,不是一个概念了,原来只是说服务器厉害,我终端不需要那么厉害,现在正在推进,有人希望用笔记本,有人希望用手机,反正丰富多彩,终端上风采,但是对后端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