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企业>>新闻详情

天润融通:2021企业客服中心防疫指南!解析移动化服务趋势!

2021-02-03 10:23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2021年新冠疫情的防控依然是全球当下环境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危机则成为企业的首要战略。回忆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企业客服中心作为企业与客户联络的重要窗口,面临着无法如期复工的困惑,在这紧要关头,危机迫使企业加速借助“云”办公的方式来解决客户服务问题。


  恰逢中国已经进入传统新春佳节期,疫情没有消失,反而有回弹趋势。新一轮的居家办公随时有可能开启,面对企业员工春节返乡+各地隔离要求会导致员工不能按时到岗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客户服务变化,呼叫中心远程座席相比传统的集中型职场座席更加灵活多样,在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今天,企业如何快速适应变化并寻找到有效途径去解决则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天润融通带您了解呼叫中心远程座席解决方案的一些思考建议与方法,助力企业客户服务升级。


  一、解析呼叫中心远程座席解决方案的核心价值


  呼叫中心远程座席解决方案是基于PaaS+laaS+SaaS的集成技术,企业根据业务需求按需租用,通过PC和移动APP自由登陆,实现“语音通话交互”和“文本在线交互”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无需独立采购设备。同时还可以与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对接,通过绑定固话、绑定手机、绑定软电话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的进行通话接入与通话外呼,实现企业与客户的高效沟通。



  二、呼叫中心远程座席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哪些业务价值?


  1、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客户发起沟通的渠道、任何终端设备、任何内部角色(如客服、电销、生产、运营等)进行企业与客户、企业内部业务间的高效协同连接,不受固定职场座席模式的限制顺利完成客户服务与运营工作。


  2、可以顺利完成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业务闭环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3、支持客户从多渠道(PC、移动APP、微信、小程序等)发起的咨询,同时支持多媒体交互方式(语音、文本、视频等),满足客户不同的业务需求。


  4、可实现呼叫中心远程座席服务所需的通信资源管理与通信能力调度,如:95/1010/400/本地固话、本地手机号的多种接入,满足企业客户服务形象与统一。


  5、可以通过AI与大数据分析能力,帮助企业管理者通过智能质检灵活配置规则以及智能风控、智能BI分析等产品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服务质量的监管依据,让复杂的运营管理变得简单、科学、高效。



  三、呼叫中心远程座席解决方案如何开通和使用?


  1、呼叫中心远程座席是基于全云化平台形式,采用SaaS模式即开即用,按需租用。
  2、支持对接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根据座席数量开设账号,快捷登陆即可使用。
  3、全面支持PC端和移动端,没有办公地点的限制,仅需基础网络支持即可实现高效服务。

  4、通过手机安装APP即可实现语音和在线交互,即便在家或外出条件下也能对客户服务与内部协同实现高效便捷处理。


  四、天润融通呼叫中心远程座席解决方案有何优势?
  1、基于强大的CTI和云计算技术能力,全云化部署,三重备份机制安全稳定。
  2、“单平台”下可实现20000+并发登陆,10000+并发呼叫,绝对领跑行业技术能力。
  3、海量中继资源接入能力,从容应对话务高峰,稳定通话服务质量。
  4、强大的呼叫中心功能组件,IVR语音导航、来电弹屏、高保真通话录音、排队规则、呼叫分配、工单处理、客户管理系统记录等,满足多种业务需求灵活选择。
  5、多种外呼方式让远程座席办公效率依然不减,可通过批量导入客户数据或与企业系统对接,即便在家也能通过预览式外呼和预测式外呼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6、号码隐私保护与双轨录音,通过虚拟中间号码进行企业与客户的服务沟通,防止隐私信息泄露,同时对企业与客户的通过进行双轨录音,保障服务质量,为企业与客户安全保驾护航。
  7、上千家客户选择。


  五、如何获取呼叫中心远程座席解决方案产品试用?
  1、扫描二维码申请试用

  2、致电1010-9099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