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美国虽然存在着汽车业疲软、房市回暖缓慢等问题,但服务业依然表现不俗。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不久前发布的非制造业指数显示,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有望继续为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助力。其实,服务业对于美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并非始于今日。2006年,美国GDP增长率达到3.4%,在发达国家中堪属佼佼者,其中服务业的增幅高达3.7%,有效弥补了制造业增长减速对经济的不利影响。美国一些专家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的真实动力来自于服务业。
发达的服务业为众多美国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已占非农业就业总数的50%,目前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4%,从业人数已经超过了1.1亿。仅信息、金融、商业服务、教育和卫生四大服务行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就比全部制造业的就业人数高出3倍。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预测,2004年至2014年期间,美国服务业将创造187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而同期制造业则将失去3万个岗位。在全美就业增长预期最多的20个行业中,除建筑业之外,其余均属于服务业。专家预测,未来美国薪资水平最高的10个行业也都集中在服务领域。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目前服务业增加值占美国GDP的比重75%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服务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逐步取代一些传统服务业,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2006年,美国服务业的一半产值来自信息技术、专业和科技服务、零售贸易三大领域。其中,信息技术产业2000年至2005年的累计增长率达到32.15%,高出同期GDP增幅的2倍多,成为美国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目前,美国信息服务业仍在以每年5.2%的幅度快速增长。
与某些人的看法相反,美国服务业的发展,并非以制造业的衰退为代价,而是通过为制造业提供各种新服务,大大提升了制造业的生产率。据统计,1950年美国制造业1400万工人创造的价值仅为2530亿美元,如今美国的工人数量与1950年差不多,但制造业年产值已升至1.5万亿美元,工人人均年产值也从1.8万美元左右增至10.7万美元。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又使大量劳动力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为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美国的综合实力。多年来,美国在商品贸易方面一直存在逆差,但服务贸易却长期保持大量顺差,并成为全球第一服务贸易强国。正因如此,美国政府一直强力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通过市场开放谈判,向外国政府不断施压,将更多的美国服务产品,特别是电信、金融、商务服务等竞争优势明显的服务产品推向海外市场。美国有专家估计,国际服务贸易一旦实现自由化,美国每年将因此增加5000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目前GDP总量的4%。
美国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一些传统产业的员工因此而失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对下岗人员的技能培训,以使他们尽快找到新的职业。2007年度,布什总统还推出了个人“职业提升账户(CAA)”倡议,为在职人员和下岗职工提供资金,帮助他们提高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择业能力。此外,美国政府还强化了公共教育,以确保每个儿童都有接受高质量教育和学习必要技能的机会,成为21世纪的有用人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社会近来再次出现了重视技能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自己花钱参加实用型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择业能力,应对市场竞争。
据分析,美国服务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迫切,使得卫生服务业前景看好。目前,美国卫生部门从业人员将近1400万人,若加上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救助部门,到2014年,美国每新增5个岗位中就有一个属于医疗保健部门。此外,教育领域从业人数也正以2.9%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将从目前的270万上升到360万,可望成为美国服务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服务业,未来将在美国经济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