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致电中国江门某局,真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爱护与支持……”,一段录音话语之后,便是一阵悦耳的音乐声,可是半天也没人接听电话。这是笔者近日打电话给某局联系工作时所碰到一件烦心事。
且暂不说这些部门电话形同虚设,单讲电脑值班语音提示不止一处:如果你拨打市内某单位便民热线电话时,就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要不是无人接听、或是一直处于电脑值班语音提示状态,最后听到需要的项目了,按进去听了半天仍不知所云,什么请按0,什么请按1……用起来很不方便,这种形式的东西,着实让人纳闷,难怪市民抱怨甚多。
本来热线电话是人们用以联系工作、反映民情、沟通信息的最简单、直接的渠道,一般情况下“无事不登三宝殿”,但是听到的尽是语音套话而不能与服务人员快速直接对话,这又有何用?岂不是浪费时间,浪费话费吗?打热线电话难的问题,开始大家会认为打电话的人太多了,工作人员又少,忙不过来,所以难打进去。偶然一两次难打,群众可以谅解,但是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软罢工”状态,老百姓可能就不再那么善解人意:这些服务是不是表面文章?是不是哄上骗下的把戏呢?更有让群众猜疑是搞表面政绩工程之虞。
不过,“吹尽黄沙始见金”,在这些热线电话服务中,在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的大有所在。像12345、110,一拨就灵,赢得百姓信赖,交口称赞,有急事难事第一时间都会打这些电话,是因为这些电话真正带着为民服务的感情,所以在长期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做到永不走样。一个地方的公共服务做得好不好,既关乎管理者的形象,更关乎百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而一些开始做的好、后来敷衍了事的服务电话,最终是自毁形象。
时下,市热线办正开展“领导手机事项办理情况评价问卷”调查,旨在检查对公布手机后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利改进工作,领导的姿态这么高,部门还有什么好说?今年我市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过去群众反映较多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深层次问题已得到有效纠正,相信如今的“话难打”这样浅层次的问题也不难解决,关健看机关干部能否带着感情为群众办事,就像各级正副市长公布的手机号码一样,与市民保持零距离。期待热线电话不要形同虚设了。
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