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调查监督部部长助理、城市服务质量调查组副组长李希春称,6日至11日,他们以一个普通客户身份对我市的售后服务、公众服务进行了明察和暗访。
调查组在对城市建设、保险、电信、汽车4S店、出租车、商场、旅游景点、火车站、手机等15家售后服务单位、19家公众服务单位进行察访的情况看,平均合格率为94%,高于西安、成都。
11日夜,调查组又对30家汽车、电梯、保险单位进行暗访,效果则不理想,仅21家合格,合格率70%,低于成都和西安。究其原因,调查组认为,可能重庆当夜的低温阴雨天气和地理条件对上门服务造成了一些影响。24小时服务只是接电话
昨日,本报独家报道此事后,其中两家被曝光企业的总部老总在本报网站获悉此事后,对驻重庆办事机构进行了严厉批评,要求立即整改。其中一单位将原一人值晚班改为两人,另一单位也调整了维修人员布置。
部分企业则非常震惊,表示“万万没想到”,并辩称24小时服务,是指“24小时有人接电话”。比力奇售后服务部当夜小孩接电话、维修人员没上门,相关人员对此辩称,小孩接电话是因为下班后,售后服务电话转移到家庭电话上,被小孩先接。24小时服务是指承诺接话后,主城区24个小时内上门,城郊48小时内上门。她称,当夜确已通知正在龙湖安装热水器的维修师傅,但因临时对方增安一台热水器,故超过了零点。事后拨去时对方已说不用再去了。她认为是“运气霉”。
约一半的企业在采访中坦言,对于晚上的紧急报修,一般情况下是尽量说服客户,第二天去;客户不同意则必须去。他们称承诺的24小时服务,是24小时有人接电话。而不是24小时内必须上门。他们同时认为,公司在售后服务管理方面经验不足,难免有不到位的地方,今后一定向同行楷模学习。被曝光企业面临被“上奏”
对于“24小时服务是指24小时有人接电话”一说,调查组副组长李希春并不认同,他说企业卖产品时绝对不会对消费者那样解释,是纯粹在找借口。
李希春说,此次调查的全是一些全国性的品牌企业,个别企业未接通电话或未及时上门服务有偶然因素,但大体上准确。调查曝光目的是让当地政府及这些企业的高层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也让消费者对众多的产品售后服务质量有个清醒的认识。目前他们正对所有调查材料进行整理,拟以书面形式报送当地政府,并传给被曝光企业的总部。半月后,他们还将对一些被曝光企业进行回访,查看整改情况。
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