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需要请假走亲访友!”
01缺勤无疑是呼叫中心现场管理的主要痛点
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完全杜绝缺勤的产生,几乎不可能完成,但做好缺勤的管理,防范未然,一定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在思考的事情。不乏许多资深的从业者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例如行业中“惩罚性管理”与“刺激性/积极性管理”,都不失为好的管理方法,但笔者认为,缺勤的管理,不能仅依靠事后分析,更重要是事前计划,事中控制。
与其救伤不如疗源,当我们预测到即将会发生较高的缺勤,有针对性的去管理和控制缺勤的发生,从源头入手解决管理的滞后性,而不再是四处救火,或许效率会更高,今天我们就”如何预测缺勤“来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讨论。
笔者就职于国内一家大型BPO呼叫中心,所服务项目中有一个项目为国内知名家用电器行业,这样性质的服务中心,决定了人们往往喜欢在节假日联络我们,每逢节假日或者大型促销活动日都会出现话量的高峰,因此通常我们安排员工在工作日休息,保证节假日拥有最大的承接能力,如果员工在节假日有特殊需求只能通过请假来实现。给整个项目带来的影响是,突发请假特别多,整体的缺勤率一度高于项目的管理目标值,这很让管理者头大,也是我们一直致力于改变的痛点。
02关注趋势,精细化预测
一般情况下员工缺勤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事假,一类是病假。
员工可能会需要在节假日出席亲朋好友安排的聚会,事实上节假日恰恰也是很多呼叫中心的话务高峰,需求人力到达高峰,自然也就无法安排员工在此期间休班,事假发生在节假日的几率应该会更高。因此我们猜想,每逢周末、节假日是不是缺勤率就会相对工作日出现对应的上涨趋势呢?
我们再看病假,大部分员工的病假是因为感冒发烧或身体不适引起的,那么冬夏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在此期间,身体不适的几率就会提升,缺勤率就可能会出现上涨。而春秋季节气温较为宜人,相对与秋冬季节,员工因为天气原因导致感冒发烧的几率下降。此时的缺勤率会不会发生对应的降低趋势呢?
图1:某呼叫中心2020年周内缺勤率走势图
可以发现,该项目周末的缺勤率明显高于工作日,正是印证了前面我们的推测,周末缺勤达到最高峰,高于工作日2%左右,当我们使用这种方法积累一定周期的数据做基础,对周末的缺勤数据做出了相对准确的预判。
缺勤预测是针对未来一段周期内缺勤率的预测,不仅仅是周内缺勤率的预估,长期的缺勤预测对现场管理也有着不同的指导意义。
图2:某呼叫中心2017-2019年周度缺勤率统计
图2是该项目在17-19年周度缺勤率达成情况,整体趋势中可以看出有三个阶段缺勤率较高,分别集中在2月、7月、12月,根据历史经验推断, 2月的缺勤率高原因是春节假期期间员工的事假较多,12月是因为季节原因造成的病假较多,而7月则是因为此时处于项目的夏旺季,员工休班全部集中在工作日,以保证周末的话务承接,在此期间周末的事假申请增加。
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我们捕捉到了这个项目缺勤率的趋势,每逢周末或者节日会出现较高的事假型缺勤,而气候较为极端的时候则会出现病假型缺勤,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搭建了缺勤管理的流程。
03用“计划”取代“突发”,减少管理难度
针对事假型缺勤,在每次班表排布之前,由班组长负责以班组为单位,收集员工在未来排班周期内的特殊需求,确保每一位员工不被忽视,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调研,最终结果统一提报至排班部门。特别要提到的是这个流程中,人员的信息直接抽取自公司的HR系统中的人员基础信息,增加了人员信息审核的环节,要求任何不参与排班的人员必须明确标注原因,杜绝任何的人员遗漏或保留,前期在项目中出现的个别班组 “藏人”、“大变活人”的戏法不再有机会发生了。
当排班师拿到人员信息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判断是否可以在满足话务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员工的特殊需求。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人员特殊需求过多无法满足的情况,此时就是考验管理者的组织协调能力了,需要我们来协助员工调整行程,或者沟通员工相互之间协调换班。
针对病假类缺勤,我们在职场内放置了医药箱,准备了感冒药、腹泻药、退烧药、止痛药等常用药物,员工可以使用医药箱中的药品缓解病情,防止病情恶化影响到出勤,尤其是在流感或者气温转换的季节,更是需要特别关注员工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