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于2018年启动建设黄河三角洲大数据港项目,计划三年引进实体IT企业1000家以上,线上平台引进4000家以上,聚集人口1万人以上,打造智慧中心城建设的新引擎、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地标、优质人口集聚创业的新高地。两年过去了,如今情况怎么样了?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东营区政府为了响应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政策方针,一直坚持“治理与服务并举,创新与传统共融”的理念,瞄准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这两大方向,通过对大数据全产业链进行链条细分、图谱绘制、政策引导、精准招商,实现了大数据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发展,搭建起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是集聚高端技术,数字经济时代领军科技进驻黄三角。通过引进京东、腾讯、百度、猪八戒网、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等领军企业,黄河三角洲大数据港成为特色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地标、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的新引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高地、企业孵化和年轻人创业的新摇篮,在黄河三角洲和鲁北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
成功引进的腾讯云计算技术,在助力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也为本土大数据初创企业提供了便捷的云计算平台资源,百度AI技术,为智慧城市、智慧工业带来的新的解决方式。知名企业、技术龙头带来了集聚效应的释放,汇集起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互联网、物联网、VR等上下游配套知名企业。
二是集聚前沿科技,数字产业本土化应用效果明显。黄河三角洲大数据港是黄三角地区数字信息技术密集度最高的产业基地。大数据港内大量的前沿技术与东营水土结合,在本土化应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与胜利油田开展定制化合作,以大成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深耕智慧油区战略,打造的大数据VR智能巡检系统,为胜利采油厂每月减少人工成本360万元左右;智能计量系统,使注聚井石油产量平均提升一个百分点。与企业实施全方位对接,新鸿智远公司为企业开发员工VR安全教育培训系统,通过沉浸式体验极大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提升员工安全操作水平。
三是集聚数字平台,数字产业抱团式发展引领示范。猪八戒网东营文创大数据中心,通过线上线下中小微企业资源整合,吸引企业入驻抱团、扶持企业上云触网、助力企业推广营销。在园办公企业50家,线上开店266家,累计产值达到1550万(2019年7月-2020年3月)。京东云(东营)数字经济产业园,依托京东龙头带动、生态对接的优势,立足三年实现五亿产值目标,实施“1园4中心”计划,着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电商集聚中心,品牌农业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中心,智慧城市支撑中心。在智能农业、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发力,建设东营电商生态圈,目前,已吸引入驻153家企业;立足人群消费特点,结合黄三角电商消费数据分析,搭建电商聚集中心,施肥东营城市经济,利用京东商城生鲜、京东物流等内部资源,着力打造黄河口大闸蟹区域品牌,集聚品类电商,形成养殖在垦利、销售在东营的优势。
东营区政府还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重点推动本土平台做大做强。例如,鼓励支持腾元大数据推进腾讯云(东营)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为全区企业提供经营全过程的云端智能化工具及服务解决方案。支持京东云打造东营人工智能开放创新产业园,实现人工智能和产业经济深度融合和创新,助力全区石油装备、石油石化等优势产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猪八戒网线下石化产业服务基地,聚集石化石油装备领域生产性服务企业,为石化产业提质增效赋能;搭建运营线上猪八戒网石化石油装备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完成创新要素资源线上聚集盘活,立足东营形成面向全国辐射赋能的产业创新服务高地。
大数据产业带有融合经济的天然属性,在推动产业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升级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东营区工业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善,是国家重点石化产业和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大数据+工业”应用先天优势明显。东营区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深化石油石化、商贸流通等传统产业的电商应用,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科瑞控股、海科石化等重点企业,开展首批“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示范建设,探索工业智能化改造,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易瑞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瑞基互联网交易共享平台、海科电子营销服务平台、危品汇等规模电商平台企业线上交易额累计突破300亿元。
东营区把培育“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截至目前,全区新增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个,市级9个,全区“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达到42个;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市级7家,全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8家;10家企业入库市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库;2020年1月,永利精工成功申报山东省瞪羚企业,实现了全区瞪羚企业零的突破。加强技术创新项目建设,近两年共实施省技术创新项目65个,研发投入2.1亿元。以上各项数据均居全市前列。
此外,近年来,东营区以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为重点,扶持培育了一批管理规范、运行良好、业绩突出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1个,省级服务机构2家,东营市高端石油装备产业集群成功申报山东省2019年主导产业集群。
此外,由于石油化工、石油装备行业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东营区政府牵头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石油化工企业智能化转型,引导企业将智能化改造作为技术改造的重要方向。东营区海科新源特种化学品智能工厂改造、威飞高端海洋装备等14个项目位列其中,项目个数占全市的29%,居东营市第一。
针对解决企业转型升级难题,搭建对接平台,组织中油瑞飞等3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东营区海森密封、德仕能源科技等30余家智能化诊断需求企业开展对接培训,帮助企业开展智能化诊断。
针对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落实好企业上云补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力度。实施工业互联网牵手行动,组织移动、联通等基础电信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等重点行业梳理5G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推广,其中广域科技与联通、移动5G应用场景已经落地。全面开展企业上云。培育广域1家云服务商,完成企业上云注册1156家,为95家企业兑付云服务券,兑付总额291.96万元。
精密铸造产业是东营区最早实现出口创汇的产业,产品出口比例达到70%以上。近年来,东营区精密铸造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带动全区出口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全区从事精密铸造行业的企业达到30余家,年加工能力约9万余吨,产品以中高端铸造件为主。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精密铸造企业实现年产值7.32亿元,已初步形成了集模具开发、毛坯铸造、抛光、打蜡等工艺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