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度拟合的班表是呼叫中心高速运转的秘密。排班师将人力资源与话务量的涨幅进行精准匹配,可以做到客户与员工的双赢。既可以让客户不必花费长时间进行线路排队等待被服务,也可以让座席代表在工作时一直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工作环境,不会因为较多的客户排班而紧张,也不会因为线路空闲而无聊。
另外,排班除了能让客户与员工受益的同时,还能对企业以及管理人员有所收益。人性化的排班还可以让呼叫中心在更深层次上收益,例如降低员工流失等。对于很多座席代表来说,班次的开始时间的优先级要远远高于薪资、假期等因素。有很多的座席代表宁愿选择一个技能难的业务,只是为了这个业务的班时更为稳定,是常白班,班次更贴近于他们的时间偏好。
我还见到过很多座席代表从呼叫中心离职,然后接受了一份薪资较低的工作,也是只为了有更舒适的上班时间。由此可见,班次的安排是员工工作、生活的平衡支点。班次的优化与设计是值得排班师付出更多时间去做的。
还有一个点,我们的座席代表不仅仅是高效班表的唯一受益人,现场运营的管理者也会从中受益。当班时设计的合理时,管理者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业务上的问题,去处理员工技能、状态的问题,而不是一直处于业务线路的救火状态,甚至是不需要临时调度职能岗支撑。
说了这么多排班的意义以及好处,接下来我们重点说几个排班中需要注意的点。无论是刚开始排班,还是需要进行优化,都需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提前计划:尽量提前完成排班表,留出足够的时间让管理人员进行审核,让员工进行协调和计划。
话量预测是排班的前提。班表的编排相当于砌墙,每一堵墙就相当于全天中的每一个时段,每个座席代表相当于每个砖块。我们只有提前知道每堵墙的高度之后,才能决定我们每堵墙砌多少块砖;同理,我们需要知道每个时段有多少电话之后,才能决定每个时段安排多少人,然后将各个前后相邻的8个时段的座席代表连起来,变成一个人或一个组的班表,最后把小组或个人的名字填上去,一张班表就这样诞生了。
首先我们需要做3个点:1、收集员工偏好;2、对于班次偏好排序;3、在员工选择的基础上优化班表。
但不幸的是,尽管流程相当简单,但还是非常耗费时间,及时是使用排班软件的情况下也是相当复杂。我们应该知道,排班是一种动态的每周需要更新优化的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项目。对于某些大公司几十条业务线,几千座席代表的需求调研如果想要一一了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但员工需求又不能弃之不顾,那如何才能设计一个稳妥的方法呢?
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自由与公平本身就是相互矛盾,至于执行哪一种方案,主要还是看员工本身的需求情况来进行评判,我们的目标,还是在保障客户服务的情况下,尽量做出让员工满意的班时。
但可能的是,跟员工充分沟通呼叫中心的排班原理与需求。让他们理解总是有轻松时期和繁忙时期。在繁忙时期,他们需要能够主动承担必要的工作安排。而在轻松时期,应该最大限度地允许他们选择他们喜欢的班次,以取得某种程度的平衡,也更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由于种种原因,排班师也许无法做到与各个员工进行沟通,但又有一部分员工不喜欢他们的班次,那就需要排班师额外关注这部分群体的员工。要保证每次班时沟通的内容以及方案的定制,都会贯彻到这部分员工。一段时间后再与这部分员工进行重点了解,往往会产生比较大的排班变通解决方案,而这往往是排班师个人所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