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绪劳动繁重的客服行业,较高的流失率是客服行业的一大现象,罗列各种原因,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现在接线客服普遍年纪都是90后,甚至95后已开始成为了客服主力军,这些员工棱角分明,情感丰富,当面对客户的一些负面情绪和负面行为时,自我情绪很难调整和排解,就会产生工作压力,从而离职。所以除了客户的情感需求需要被关注以外,员工的情绪更是企业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笔者所在公司有一个小姑娘在培训期时非常活跃,但是进入班组不到一个月就有了离职的倾向,因为她对于用户的谩骂和指责特别在乎,不管是工作还是在生活中,耳边经常回想用户刺耳的声音,因此情绪低落,开始抵触工作,一拿起耳机就害怕,头脑中想到的就是用户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她不明白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换来的都是抱怨和指责,觉得这份工作很让她痛苦,但家里人不理解她不希望她离职,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她找我来倾诉。
"假如有一天,你到公园的长凳上休息,把你刚买的一束花放在长凳上,这时候走来一个人,径直走过来,坐在椅子上,把你的花压坏了。这时,你会怎想?"
我会心一笑:"同样的一件事情--他压坏了你的花,但是前后你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可能是因为我对事情的看法不同吧!"对事情不同的看法,能引起自身不同的情绪。很显然,让我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
图1:心理学ABC理论
在这10的客服工作中,我曾经听过被用户激怒后在录音中哭鼻子的小姑娘,也看到过在现场和客户起争执后扯下耳机走人的小伙子,这些不仅仅给他们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了影响,也给我们的企业形象带来了损伤,真的是两败俱伤的事情。所以如何通过改变员工的一些不正确认知从而来达到缓解负面情绪和行为很值得人深思。
在新员工培训的课程体系中,如何做预防性情绪压力缓解也应该成为一门主流课程,让新员工提前接触我们即将面对的情绪压力,以及准备好如何应对。以下是以心理学中合理情绪疗法为基础的情绪压力预防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新员工在未与用户接触时,对客户是有一定的期望值的,甚至会有一些道德上的要求的。所以首先我们要了解新员工眼中的客户会是什么样,让他们先对想象中客户的类型进行一个蓝图描绘,然后再通过一些录音给新员工展示不同的客户类型,让新员工知道有些客户可能会超出你的期望值,当然更多客户的是不能满足你的期望值的,给新员工有一定心理预期值的调整,并且对即将接触的各种客户类型有个大概的认知,这样可以减轻新员工在遇到没有预期到的客户类型的落差感和无助感。
最后会让新员工们谈一谈自己情绪发出预警之前的一些表现,比如有的喜欢沉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话务空白;有的喜欢重复,就是将一个解释口径不断的说;有人喜欢在语音语调上可以加重或者减轻,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来体现自己的情绪升级……很多种情绪控制不住前的预警表现,但最多的还是我们提到的以上三种,那么怎样在情绪真正爆发前来做相应的调节呢?
首先就是要了解自己现在的当下感受,情绪产生的时间可能就在很短的时间,如果能提前预知到自己即将产生负面的情绪,能够感受到现在,那么就可以有时间运用一些方法去做缓解。
3、心理换位法:当客户在电话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引发了你情绪的不适,这时候你可以试着体会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的感受或者设想一下客户的负面情绪可能给客户的身体或者生活带来的伤害,这时候我们会多一些同理心甚至可以说同情心,当我们站在同理心的角度去处理问题时就更容易理解客户情绪产生的原因,就会更加包容,自我情绪也会比较稳定。台席卡上可以有同理心的卡通提示和员工自我承诺的服务愿景,这样也会加强员工一些责任感和在情绪预警的时候给予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