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面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形势下,中小银行客户服务中心作为重要的金融服务渠道,也在主动变革顺应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以“服务创造价值”的使命担当,积极探索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转型发展,持续拓宽多维服务渠道,健全渠道协同服务体系,AI赋能创新驱动远程银行渠道与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品牌影响力和数字化转型发展。
01
行业现状与趋势部分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依托科技赋能与数据驱动,以人工+智能,线上+线下,服务+营销方式开展远程客户经营,推动经营水平、服务质效、价值创造能与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实现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发展。
02
服务优势与赋能随着AI赋能智能远程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当前中小银行客户服务中心除传统的电话呼入渠道模式外,相继推出远程银行、智能客服、短信银行、在线客服等智能化、非接触服务渠道,并与行内各业务系统打通对接,实现集约经营、统一服务,有效释放网点资源,也避免物理网点分散、服务标准不一的服务管理瓶颈。通过“一站式”服务达到“高接通率、高解决率、高满意率”的服务目标,多维渠道融合赋能使客户所得到的服务规范一致、客户体验一致,服务全面覆盖,有效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业务需求,大幅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提升。
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型等特征,客服工作人员除全面熟知银行金融知识专业素养外,还必须具备服务意识优、沟通能力好、应变速度快、语言标准化程度高、情绪承压能力强等综合素质能力,且在长期的客服岗位积累了丰富的、敏感的客户需求感知度和风险敏锐度,最能感知客户需要什么和排斥什么。因此,在推进多维渠道融合与营销服务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客服团队人员综合优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赋能将是客户服务中心价值创造与转型发展的宝贵资源。
银行客户服务中心是客户触点多且最极具服务敏捷度的窗口,其服务价值是质量和效率的高度统一,是客户问题响应与体验提升的双向驱动,是客户“建立关系、维护关系、提升关系”的重要纽带。而服务价值是银行客户服务中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基础,是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品牌塑造的关键。因此,在整个服务体系中,从客户体验的视角重新定义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服务体系。
客户服务中心是一个集客户业务咨询与办理、问题解决及服务体验中心,精心打好“服务牌”、当好“总客服”意义重大。因此,需建立一整套系统化、规范化、高效化的服务体系,并通过持续的运营精细管理、流程优化再造、客户体验评估等行为,向客户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咨询或交易办理、受理并化解客户投诉与抱怨,打造精准、规范、简洁及人性化的服务体验,使服务从与客户交互开始到结束,能为客户最大限度提供规范高效的“一站式”服务达到“高接通率、高解决率、高满意度率”的服务目标,让服务有速度也有温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避免客户问题在不同的营业网点流转或不断尝试寻求不同的渠道解决,使客户服务体验与价值最大化。
二是建立服务体验优化迭代闭环机制。
服务体验提升的底层逻辑就必须是“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与客户触点最广泛的服务窗口,总行需赋予客服部门“用户体验”驱动的使命和责任,建立横跨总行各部门的问题联动反馈和响应机制,形成服务体验优化迭代闭环管理流程。
在服务前,基于行内CRM系统数据,充分了解客户属性、偏好、交易轨迹,提前预判客户的服务诉求;服务中,迅速识别和理解客户问题,精准响应客户需求,了解客户“显性需求”的同时挖掘其“隐性需求”,实现满足显性需求和挖掘隐性需求为一体的共情服务;服务后,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做好服务体验的度量与监测,及时收集、整理并分析客户服务需求与体验短板,形成服务体验的优化设计方案迭代优化,持续优化产品或服务体验,提高客户粘度,塑造服务品牌,提升服务价值。
(二)“服务营销一体化”提质增效创造价值。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银行机构客户服务中心在传统经营模式下,积极探索以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集约化服务为目标,不断丰富服务渠道、转变运营模式、融入业务场景、创造服务价值。
客户服务中心做为银行线上服务的重要入口、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平台、众多服务渠道的联接枢纽,拥有着海量的客户交互数据,积极打造服务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营销一体化服务模式,努力将客户服务中心从后台逐步推向中前台。
一是呼入式交叉营销获客、粘客、留客。
客服人员对语音、在线、视频等多渠道进线客户的核心诉求和行为轨迹分析客户特征标签,如年龄、性别、偏好等对客户进行画像,了解客户金融需求,适时推介理财、存款、信用卡、小微贷款、手机银行等适合客户的金融产品,并将有意愿办理信用卡、小微贷款等业务的客户信息录入相应系统,后续由相关部门进行跟进,提高获客率。此外,对来电提出信用卡、借记卡销户等诉求的客户,了解并分析销户原因,向客户耐心讲解产品优势,结合行内配套权益进行销户挽留,发挥营销获客、粘客、留客的服务价值。
二是主动外呼式营销提质、降本、增效。
将客服平台与行内信贷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财富管理平台代销理财、基金及保险销售平台等系统有效对接,利用线上集约化渠道、人员专业化和线上营销低成本优势,组建专职外呼团队,通过“人工+智能”外呼作业模式,开展信用卡的要邀办卡、促激活、分期付款、销户挽留、逾期催收、客户关怀等信用卡全生命周期的电销作业任务。
(三)“渠道业务深度融合”彰显服务价值。
当前,中小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在渠道建设和业务融合方面持续发力,客户诉求多样化成为助推远程银行业务发展的驱动力,扩展远程银行多维度触点,丰富全场景服务策略,通过客户服务断点构建闭环运行体制,主动干预化解问题,打造有温度的远程服务体系,增强客户粘度和价值贡献。
一是远程银行构建“零接触”服务渠道。
构建远程银行服务和营销体系,实现对账户类(如睡眠户转正常、口头挂失及解挂、信用卡激活、存款账户信息维护)、客户信息维护类(如客户信息维护、异常状态维护)、密码修改重置类(如账户密码修改重置、电子银行登录密码重置)、签约服务类(如电子支付签约、动账短信的签约、变更、解约)等业务的线上远程全流程办理,打造全行集约化业务交易平台,通过渠道拓展有效分流柜台业务,减少了人工方面的运营成本,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客户业务办理的效率及客户满意度,同时将客户服务中心从业务后台向业务中、前台移动,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
二是业务融合搭建“无界”服务体验。
AI赋能驱动渠道和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视频远程、智能化等应用实现业务与渠道和线上与线下服务的多触点接入,为客户提供集业务办理、服务助手、销售协同为一体的服务,搭建便捷、高效、无距离边界的全流程。
三是积极发挥服务窗口的桥梁纽带作用。
敏捷响应客户反馈意见建议,认真履行服务客户、投诉管理、服务培训等主要工作职责的同时,通过被动接听和主动外呼征求客户意见建议,认真汇总分析,按月发布文字与语音结合的“客户之声”,反映产品服务问题,反馈客户潜在金融需求,助推全行从源头上解决产品渠道服务上存在的问题,主动创造服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