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客户投诉,并将投诉处理流程视为维护企业形象口碑的重要渠道之一。乐有家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在致力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对消费者所反馈的消费意见、投诉等内容也同样重视。
自成立以来,乐有家始终以“零投诉理念”作为投诉处理的方向标,同时我们深知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方面客户需要企业更便捷、快速、有效地处理好自身反馈的投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借助更多手段去进一步做好投诉流程的智能化管理。
解决问题是首位,提前防控是关键,预防措施更是不可或缺,三者相辅相成,才能确保投诉管理有效闭环及完成升级,推进客户体验提升。
01
以“零投诉理念”为准绳,在投诉中完美,在担责中成长
对企业来说,如何正确看待投诉并借助消费者“慧眼”使之成为优化体系、完善流程的一把利刃,是一项值得思考的话题。乐有家始终秉承“零投诉”理念,将投诉视为一种外部监督、自身检讨及倒逼服务升级的行为,在投诉中完美,在担责中成长。客户投诉不仅仅是因为服务还不够好,更是因为还未达到客户期望,我们应正确看待投诉,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将投诉客变为回头客、关系客和忠诚客。
02
诉前防控是将投诉扼杀在摇篮的前沿阵地
如何提前获取到有投诉倾向的客户并遏制投诉萌芽?那便是在客户产生不满情绪的第一时间进行介入和处理。
基于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乐有家创建了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客户满意度评价(CSI)和忠诚度推荐评价(NPS),当房产交易进行至各个关键服务节点时,系统自动触发评价,客户可通过乐有家网APP、经纪人推送、短信等多个渠道进行提交。若客户所有售后评价节点都未评价将进入人工干预,获取更真实有效的参考数据。
主动向客户获取信息也能一定程度防范投诉发生。乐有家借助AI机器人智能化工具,通过设立标准化的话术及问答流程,让AI机器人对客户进行发问,了解服务满意度、交易进度、款项支付方式等内容,从而大面积、批量式获取成交问题,进而对异常类型情况进行复核整改。截至目前已获取有效回访信息数万条,发现异常问题数百条,有效遏制了投诉发生。
另外,总部开启通道并启用投诉报备机制,安排专人承接预投诉信息,营销一线可随时报备,提供处理资源并提前协同处理,极大程度防范了投诉升级。
03
诉中处理是消除投诉的重点城池
投诉一旦发生,快速解决、消除影响是第一要义。乐有家制定严格的投诉处理机制——客户通过电话/自助投诉渠道反馈后,由投诉处理责任人自上而下做出推进,于3小时内联系客户核实调查结果,24小时内出具处理方案,总部回访客户了解处理进度,敦促投诉妥善处理。同时建立处理时长、解决率等投诉处理指标,进一步提升客户的安全感。
“因为买方的原因导致我没办法交易了,我要投诉!”这是乐有家总部在某天接到的卖方梁女士的电话投诉。接到反馈后,投诉处理责任人即刻开展投诉处理行动:第一时间联系梁女士了解情况,首要安抚情绪及开展诉点调查,原来卖方打算利用卖房资金来购置另一套新房,谁料买方表示没办法继续履约。处理责任人做好居间方角色定位,推进协调处理方案,最终双方协商解约,梁女士也对处理情况感到很满意,同时再次委托乐有家出售房源并快速成交。
其实投诉不可怕,投诉其实是有价值的,当挽回了投诉客户信任之后,他们也许还会变成回头客、忠诚客。
04
诉后优化是投诉处理的关键闭环
为什么说投诉客户价值大,正是有了这些投诉客户,才给了我们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机会。当投诉问题圆满解决后,落脚点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如何制定预防措施、提升监管力度这些方面上。
在制度管理上,通过投诉处理的不断复盘及处理经验积累,乐有家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持续更新了从业资格分管理、红黄线管理、经纪人信用管理等多项制度,针对性地对给客户及公司造成损失的行为予以严格管控,进一步防范问题发生。
在标准规范上,服务动作化、服务差异化将是未来房产经纪行业各企业服务能力的分水岭,客户对“好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引发的“投诉门槛”也有可能越来越低。故,除了制定有章法可循的标准化流程外,乐有家根据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推出一系列服务标准规范,特别制定的“249项真服务标准”范围扩大至成交前中后全业务流程,再次向服务品质升级迈出一大步。
作为服务行业,服务本身就与客户主观感受割裂不开,虽然投诉与纠纷在所难免,但企业服务的进步少不了这样能检视自身、改善服务质量体系、挖掘服务新商机的可靠手段,只有正确看待投诉行为并随之付诸有效行动,让投诉价值最大化,才能在投诉中完美,与客户一起成长,并对企业的不断改进发挥重要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