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调节
在服务中要想安抚用户,首先是要观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如果连自己的情绪都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很难有效地去理解和回应用户的情绪需求,并且情绪具有感动力,当一名服务人员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很可能会无意中传递出负面的情绪信号,从而影响到用户的情绪状态。
因此,当面对用户不礼貌、不友好的反馈时,我们要通过理性地思考,尽快平复自己内心的情绪,增加处理问题的信心。可以按以下四个角度进行思考,让自己冷静下来、回归理性:
①原因层面:即便是疑难案例,也蕴藏着用户朴实的心理逻辑;②目标层面:只要是问题,就必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③策略层面:用户最终是否满意,取决于此时此刻的处理思路;④抓手层面:从同理心角度出发,尽可能满足用户诉求或令其感知到服务诚意。
2.定位问题
定位问题是核心,用户问题类型一般分为【服务问题】、【业务问题】以及【服务+业务问题】,我们需要先定位到当前用户遇到了哪类问题,然后才能挖掘与之对应的形成原因。
3.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可以让自己处理问题的思路更加明确,挖掘用户【服务】/【业务】/【服务+业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思考怎么样才能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当前无法解决,有什么合理建议/服务诚意可以缓解用户情绪?
4.解决问题
通过安抚3要素:同理心+原因描述+合理建议/服务诚意,输出相关话术给到用户。
客服人员在遇到“情绪类疑难场景”时会感到紧张,有些甚至会发怵,但现在只要拿住“3要素”这个底层逻辑,其实真的不用害怕。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不用害怕,虽然场景一直都在变,但场景也一直都没变。在变,是因为每一次所面临的问题不一样,所面对的用户也不一样;没变,是因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逻辑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