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新闻详情

从被照亮到成为光:一个客服人的十年“师承”路

2025-09-03 19:15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作者 翟英群


2022年秋日,当我再次走进客服中心,眼前的景象已与2015年大不相同。曾经仅能容纳10人的狭小空间,如今已扩展为拥有42个工位的综合客服中心,业务也从单一的电话接听,发展到涵盖呼入、呼出、视频银行等多个领域,接线、文字沟通、外呼催收等业务一应俱全。


看着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2015年,那个我初入银行业客服领域的起点。


01.初入职场的迷惘与暖意


2015年,28岁的我带着5年运营商的工作经验,踏入了这家城商行的客服中心。与我一同入职的还有9名年轻同事,他们大多刚走出校园,充满活力,年龄比我小了六七岁。

作为同期招聘中年龄最大的坐席,加上孩子刚满一岁,家庭的牵绊让我在工作中倍感压力,面对全新的银行业务,我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银行业的专业术语对我来说如同天书,“个人征信报告”“逾期罚息计算”“质押率” 等词汇,与我之前接触的通讯行业术语毫无关联。培训课上,年轻同事们快速地记录着知识点,而我却常常跟不上节奏,笔记本上的字迹潦草又混乱。午休时,我总会躲到楼梯间,看着手机里孩子的照片,心中满是焦虑与迷茫,甚至萌生了退意。


就在我陷入困境时,同组的小马向我伸出了援手。这个比我小五岁的年轻姑娘,看出了我的窘迫,主动提出利用休息时间帮我补习业务知识。她的笔记做得十分细致,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重点和易错点,还在旁边画着简笔画帮助理解。比如在解释“复利计息”时,她画了个滚雪球的小人;说明“提前还款违约金”时,画了个捂着钱包的哭脸。


小马还创造了许多“业务速记口诀”,她把“账单日”比作发薪日,“还款日”比作交租日,让我能更快地记住这些关键节点。她甚至用我熟悉的通讯行业知识帮我建立联系:“银行客服和通讯客服其实有相通之处,就像您以前处理‘流量超额’投诉,现在处理‘额度超限’咨询,核心都是为客户解决问题。”


在跟听阶段,我被分配给了我的师傅小杨。每当我遇到难题,她总会悄悄递来一张写着应对要点的小纸条。有一次,我在跟听时遇到客户咨询“公务卡账单里的利息不对,到底怎么算的”,对着十几笔交易明细的账单我混乱不堪,脑子一片空白,眼看客户即将火冒三丈,小杨突然在我键盘上敲了三下,这是我们约定的暗号,代表“看左侧第三个菜单”,我果然在那里找到了公务卡利率计算的小工具。


第一次独立接客户电话时,我紧张得手心冒汗。客户咨询的是跨境汇款的手续费计算,我对着系统里的费率表支支吾吾,听筒里传来客户不耐烦的催促声。就在我手忙脚乱想转接时,传来主管徐姐的声音:“先跟客户说‘您稍等,我帮您确认最新费率’,然后看系统左侧的跨境业务模块,第五栏有计算公式。”


按照徐姐的指导,我在客户挂断前报出了准确数字。挂掉电话后,我后背的衬衫已经湿透,徐姐对我说:“背费率表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在客户焦虑时,你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02.岗位轮换中的成长与沉淀


2017年,凭借着在客服岗位上的努力,我转岗到了知识库管理和数据报送岗位。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客服有着很大不同,从直接回答客户问题,转变为梳理和总结问题,将每天电话中的高频疑问提炼出来,形成标准化的话术手册。
刚开始,我对这项工作并不适应。在整理“房贷提前还款” 流程时,我发现不同支行的要求存在细微差异。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徐姐陪我跑了三个营业网点,与柜员一点点核对。
“客户要的不是‘可能’‘大概’,是‘一定’。”
徐姐这句话,后来被我写在了手册的扉页上,时刻提醒自己要严谨对待每一个问题。
数据报送工作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些复杂的Excel公式让我望而生畏,每次汇总报表都要加班。曾经我带教过的新人小王得知后,主动来帮我。他用VLOOKUP函数帮我搭建了自动计算模板,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姐,这就像您当年教我记利率一样,找对方法就不难。”
看着屏幕上自动生成的图表,我深刻体会到了职场中知识与经验传承的意义。
2018年,我转岗到了卡部。在卡部工作期间,我始终记得徐姐在我转岗时说的话:“不管到哪个岗位,你首先是个客服人——客户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设计公务卡账单提醒短信时,我坚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客户能快速理解信息。

2019年,我又转岗到了电子银行部。在这里,我参与推广手机银行时,考虑到许多老年客户不习惯打字,要求开发“语音导航”功能,就像当年我作为“大龄新人”需要更贴心的指引一样,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便利。


03.回归与传承


2022年,因业务调整,我再次回到了客服中心,只是这次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学习者变成了负责人。


再次踏入客服中心,我不禁感叹它的巨大变化。客服中心不再是当初那个只有10人的小团队,而是发展到了36人,业务范围也扩展到呼入、呼出、视频银行等多个方面,成为了一个全方位的综合客服中心。

已经退休的徐姐得知我又回到客服中心后,给我打电话,她对我说:“现在的年轻客服懂技术,但缺‘温度’,你有丰富的客服经验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正好可以互补。”


新人中,有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小苏,总在模拟考核时卡壳,每次出错就红着眼圈说“我是不是不适合这行”。


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便把小马教我的“场景代入法”教给她:“你就当电话那头是你奶奶,她问‘怎么转账’,你会怎么教?”
如今,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我总会想起2015年的那个夏天,想起小马的帮助,小杨、徐姐的指导,想起那些在困难时给予我温暖和支持的人。他们就像微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职场路。

而现在,我也希望能成为那束微光,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这些年轻的客服人,帮助他们在客服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职场中的“老师”或许没有正式的称谓,但他们用行动践行了 “传道、受业、解惑”。
从2015年到2025年,十年的时间里,我在不同的岗位上辗转,最终又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这段旅程中,我收获的不仅是业务能力的提升,更有那些温暖的陪伴与珍贵的传承。

就像2015年那个夏天,28岁的我站在客服中心门口,忐忑又茫然,而现在,我想对所有即将踏入这里的人说:别怕,这里有人会教你,就像当年有人教我一样。

因为真正的传承,从不是复制过去,而是让那些温暖的瞬间,在时光里反复生长。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